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九十三汤翁翁尝为吴邑丞时令子中丞以候代留襄》
《挽九十三汤翁翁尝为吴邑丞时令子中丞以候代留襄》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共拟鸠筇履汉庭,忽惊鹤驭指青冥。

吴中旧雨留棠树,天上新霾掩岁星。

听罢府乌头欲白,攀来台柏树非青。

襄阳耆旧能相挽,墨绖聊为借寇停。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对九十三岁的汤翁的挽诗。汤翁曾担任吴邑丞,其子中丞曾以候代之。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

首联“共拟鸠筇履汉庭,忽惊鹤驭指青冥”描绘了汤翁生前的官场生涯,以及突然离世的意外与震惊。这里以“鸠筇”象征汤翁的官职,而“鹤驭”则寓指仙人驾鹤而去,形象地表现了汤翁的去世。

颔联“吴中旧雨留棠树,天上新霾掩岁星”表达了对汤翁在吴地为官期间留下美好印象的回忆,以及对其逝世后天象为之变色的哀悼之情。“旧雨”比喻老朋友,“棠树”象征汤翁的政绩,“新霾”和“岁星”则暗示了天降哀伤,星辰失色。

颈联“听罢府乌头欲白,攀来台柏树非青”通过描述听到汤翁去世消息时的场景,以及后来前往吊唁时的景象,进一步抒发了哀思。这里以“府乌头欲白”形容时间的流逝,以及对逝者深深的怀念;“台柏树非青”则暗示了生命的消逝,树木失去了生机。

尾联“襄阳耆旧能相挽,墨绖聊为借寇停”表达了对汤翁在襄阳的旧友能够前来吊唁的欣慰,以及暂时停止哀悼活动,让逝者安息的愿望。这里的“耆旧”指的是年长的旧友,“墨绖”是古代丧服,借指哀悼活动,“借寇停”则是希望暂时停止哀悼,让逝者得到安宁。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和对离世的哀悼,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逝者的深切缅怀。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题陶心云同年稷山访碑图

稷山楼主海上来,贻我宝刻同琼瑰。

媵之长歌更奇绝,逸气磊落浮云开。

昔年杜老探奇迹,刻画琳琅出丛碧。

避兵何处吊钱王,此是建初元载石。

偏旁点画考订频,廿字三韵通先真。

大吉岂徒摹吉语,祓除不洁招灵神。

君今怀古嗜幽访,翘企前修敢多让。

手携毡墨踏云来,姓名题遍青萝嶂。

一千八百又五年,石花墨汁长新鲜。

近时翁王昔欧赵,眼福辄欲誇前贤。

从来古刻江南少,烽火经年幸长保。

差与三老相肩随,不独校官誇瑰宝。

嗜奇我亦与君同,曾访残碑走蜀东。

破画拭苔认丁鲂,駮文敲火辨卢丰。

同调天涯人几个,嗟君意气遭频挫。

漫咏将离寄别情,石交更忆陈惊座。

神物显晦终有时,蓄志媚古天应知。

乱山青青云尽处,祝君再遇鸿嘉碑。

(0)

辛酉三月,靖江杨翰如先生以过慧中女士画幅属题,敬呈绝句五首·其一

刊落浮华见素姿,秋怀满幅写乌丝。

因知公有山林志,点染山林为费思。

(0)

冬夜苦雨

一雨潇潇下,几无昼夜分。

疏钟沈远寺,浓雾勒朝曛。

诗思清于水,愁心叠似云。

阴霾能迅扫,明日见晴雯。

(0)

冬日游惠山依韵和棘园

山因临水秀,水更在山清。

病叶疏林木,寒霜冷石坪。

废园馀晚菊,荒径杂芳蘅。

忽动故乡思,遥天递雁声。

(0)

冬日郊行见野菊独茂

众芳皆摧隤,篱落忽相见。

无力仗东风,幽然舒冷艳。

(0)

汉皋寄东京雷生眉生二首·其二

黾勉攻农学,归来奠国基。

边荒屯恳策,耕战霸王师。

治术穷三岛,雄心拓四夷。

哀歌人拊髀,自觉负襟期。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