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竹散清韵,烟槐凝绿姿。
日高人吏去,闲坐在茅茨。
葛衣禦时暑,蔬饭疗朝饥。
持此聊自足,心力少营为。
亭上独吟罢,眼前无事时。
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
人心各自是,我是良在兹。
回谢争名客,甘从君所嗤。
风竹散清韵,烟槐凝绿姿。
日高人吏去,闲坐在茅茨。
葛衣禦时暑,蔬饭疗朝饥。
持此聊自足,心力少营为。
亭上独吟罢,眼前无事时。
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
人心各自是,我是良在兹。
回谢争名客,甘从君所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官舍小亭中的悠闲生活和心境。开篇“风竹散清韵,烟槐凝绿姿”写出了自然景物之美,风中摇曳的竹子发出清脆的声音,树上的叶子浓郁而翠绿,营造出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
接下来的“日高人吏去,闲坐在茅茨”则表明诗人在日光照耀之下,人们都忙碌地离去了,而自己却悠闲地坐在草制的席子上,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的超脱与淡泊。
“葛衣禦时暑,蔬饭疗朝饥”展示了诗人简单而自足的生活状态。葛衣即用葛藤编织成的衣服,是夏季穿着以避暑的一种方式;蔬饭则是用野菜熬制的食物,用来解除早晨的饥饿。这两句反映出诗人对物质生活的简朴态度。
“持此聊自足,心力少营为”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满足于现有的简单生活,不再追求过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负担。这种心境与古代道家、佛家的思想有相通之处,都强调顺其自然,与世无争。
“亭上独吟罢,眼前无事时”则是诗人在小亭中吟诵完毕,无论是对自然的观赏还是心灵的修养,此刻他眼前的世界是一片宁静,没有任何纷扰。
接下来的“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显示了诗人文化生活的一面。太白即李白,陶潜即陶渊明,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在山中的美景和书卷中寻找灵感,与自然和前人的智慧对话。
最后,“人心各自是,我是良在兹”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肯定。他认为每个人的心灵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而他自己则完全满足于现状,不追求外界的评价和名利。
“回谢争名客,甘从君所嗤”这两句是诗人拒绝了那些争名夺利之士的邀请,他宁愿选择自己喜欢的简单生活方式,即使他人的议论与嘲笑,也乐于接受,因为那是出自真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野中古墓何累累,子孙已绝傍人悲。
送车百两喧鼓吹,却忆出祖东门时。
墓前青青春草没,墓下纵横狐兔穴。
昔年已见野人耕,今年复见邻人发。
千年髑髅出黄土,翁仲无言泣寒雨。
何时故物总成灰,犹有玉钗留半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