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中吟》
《野中吟》全文
明 / 贝琼   形式: 古风

野中古墓何累累,子孙已绝傍人悲。

送车百两喧鼓吹,却忆出祖东门时。

墓前青青春草没,墓下纵横狐兔穴。

昔年已见野人耕,今年复见邻人发。

千年髑髅出黄土,翁仲无言泣寒雨。

何时故物总成灰,犹有玉钗留半股。

(0)
鉴赏

这首《野中吟》由明代诗人贝琼所作,通过描绘荒冢与自然界的变迁,展现了对历史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

首句“野中古墓何累累”,以“累累”形容古墓之多,暗示这片土地上曾有过众多生命的存在,如今只剩下荒冢作为其痕迹。接着“子孙已绝傍人悲”,点明这些古墓的主人及其后代均已不在人世,引发旁观者的哀伤之情。

“送车百两喧鼓吹,却忆出祖东门时”,描述了古人去世时的隆重葬礼,百辆车队的喧嚣与鼓乐声,与后文墓地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想起逝者生前的荣耀与家族的繁盛。

“墓前青青春草没,墓下纵横狐兔穴”,墓地被青草覆盖,狐兔在其中穿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昔日的繁华已成过往,只有自然界的生物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生存。

“昔年已见野人耕,今年复见邻人发”,从“野人耕”到“邻人发”,时间的推移使得这片土地上的居民更迭,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千年髑髅出黄土,翁仲无言泣寒雨”,千年之后,骷髅从黄土中显露,翁仲(古代墓前的石像)虽无言,但似乎在寒雨中默默哭泣,表达对逝去岁月的哀悼。

最后,“何时故物总成灰,犹有玉钗留半股”,无论是珍贵的玉钗还是普通的物品,最终都将化为尘埃,唯有记忆中的美好与哀愁留存于心。

整首诗通过对古墓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生命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贝琼
朝代:元

猜你喜欢

东门送郎吏行寄承旨宋侍郎

西门送仆射,鞍马照路光。

南门送贰卿,冠盖遥相望。

东门送郎吏,舣舟隋堤傍。

郎吏诚隔品,同直白玉堂。

丈人况知己,振拔在举场。

怜才惜我去,深劝离别觞。

醉中不记事,烟水空茫茫。

醒来闻鸣橹,呕轧摇斜阳。

犹疑在禁中,残漏寒丁当。

回望银台门,五云遮帝乡。

聚散本如此,升沉庸何伤。

丈人名位峻,只欠登岩廊。

平居倦朝请,高论思退藏。

圃田有别业,古木罗修篁。

草亭寒萧萧,池波碧泱泱。

尝云拂袖去,可以傲羲皇。

丈人果能尔,识度非寻常。

安车比疏广,辟谷如张良。

再拜愿丈人,寿考仍康强。

自念山野士,不解随圆方。

宦途多龃龉,身计颇悲凉。

行将解簪笏,归去事农桑。

幸容操杖履,洒扫近丘墙。

(0)

赠廨院主僧

平生老信爱颠狂,觉子而今继道场。

坐断前溪去来路,为谁辛苦为谁忙。

(0)

乌伤行

惟皇降衷于下民,暴秦莫殄心之仁。

孝哉颜氏一有感,毕逋衔土成丘茔。

彼亦莫知其所以,自甘血觜含馀辛。

志壹动气气动志,凤仪麟出理亦均。

环百里地画疆井,千有馀载蒙嘉名。

绣衣使者迂六辔,下马肃拜心凌兢。

大书瑰辞镇松柏,便有山鬼呵崖阴。

明刑弼教期无刑,何如先使教化明。

流传墨本到此屋,有人心者俱作兴。

但愿人人常此心,安得作乱干章程。

(0)

元夕独坐

颇闻灯火闹荧荧,何似书窗一点青。

尚喜今年民意乐,一般箫鼓两般听。

(0)

水调歌头.过鲁港丁家洲,乃德祐渡江之地,有感

长江衣带水,历代鼎彝功。

服定衣冠礼乐,聊尔就江东。

追忆金戈铁马,保以油幢玉垒,熢燧几秋风。

更有当头著,全局倚元戎。攒万舸,开一棹,散无踪。

到了书生死节,蜂蚁愧诸公。

上有皇天白日,下有人心青史,未必竟朦胧。

停棹抚遗迹,往恨逐冥鸿。

(0)

蝶恋花

钟送黄昏鸡报晓。昏晓相催,世事何时了。

万恨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忙处人多闲处少。闲处光阴,几个人知道。

独上高楼云渺渺。天涯一点青山小。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