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何事复相违,樽酒长亭对夕晖。
北去怜君归路远,南来嗟我故人稀。
鸟离绿树林无伴,云卧青山石有衣。
正值麦秋风景好,马头吟遍到京畿。
相逢何事复相违,樽酒长亭对夕晖。
北去怜君归路远,南来嗟我故人稀。
鸟离绿树林无伴,云卧青山石有衣。
正值麦秋风景好,马头吟遍到京畿。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越所作的《送李世望》。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和情感,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相逢何事复相违,樽酒长亭对夕晖。”以问句开篇,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长亭相遇,却不得不面对分别的事实。夕阳下的酒宴,更添了几分离别的哀愁。
颔联“北去怜君归路远,南来嗟我故人稀。”抒发了对友人北行路途遥远的同情,以及感叹自己身边故人稀少的感慨。这两句不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
颈联“鸟离绿树林无伴,云卧青山石有衣。”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人的情感,鸟儿离开绿林,失去了伴侣;云在青山上休息,石头似乎穿上了云的衣裳。这些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寞。
尾联“正值麦秋风景好,马头吟遍到京畿。”虽然季节美好,但诗人的心境却难以平静。他骑着马,一路吟唱,直到京城的边缘。这既是对友人的深情祝愿,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宣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友情的珍贵,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之作。
女子幼入学,稍长绝可喜。
所患在务外,相率风斯靡。
沪滨盛学校,吾见亦众矣。
家家掌中珠,化作蛇与虺。
异哉徐室女,天性秉孝悌。
其兄远游学,阖室奉祖妣。
能承大母欢,以女兼孙子。
恋亲且好学,不嫁尝自矢。
文字渐有名,浩瀚若秋水。
徐君出示我,涕下不可止。
女亡二十一,短折定何理?
盈盈玉雪枝,忽作尘土委。
人言才妨命,悔痛实无比。
所馀仅翰墨,魂魄必依此。
谁能哀以辞,吾女将不死。
我闻心骨悲,弥明亦长已。
彭殇那足较,飘忽同逝晷。
妄歆人间福,欲纂厌世史。
此哀何时忘,泪面不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