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散榕堤逢鹬蚌,须问十三禅八棒。
从今解脱莫相持,汝自修翎他短项。
行散榕堤逢鹬蚌,须问十三禅八棒。
从今解脱莫相持,汝自修翎他短项。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洞察。首句“行散榕堤逢鹬蚌”,描绘了诗人漫步于榕树堤岸,偶遇鹬蚌的情景,寓意丰富,既可理解为自然界中的一幕,也可象征人生的偶然相遇或对立状态。次句“须问十三禅八棒”,则引入了佛教禅宗的概念,以“十三禅”和“八棒”作为隐喻,暗示了在面对人生困境时,需要通过深入的思考和修行来寻求解脱之道。
后两句“从今解脱莫相持,汝自修翎他短项”,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从今解脱莫相持”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放下执念,不再执着于无谓的争斗或对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后一句“汝自修翎他短项”则以鹬蚌为例,强调了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含了对他人不足之处的理解与宽容,鼓励人们专注于自己的成长,而非与他人较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和谐与自我完善的智慧。
十年江海守,旦夕有归心。
及此西还日,空成东武吟。
花间数杯酒,月下一张琴。
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
客舍逢君未换衣,闭门愁见桃花飞。
遥想故园今已尔,家人应念行人归。
寂寞垂杨映深曲,长安日暮灵台宿。
穷巷无人鸟雀闲,空庭新雨莓苔绿。
北中分与故交疏,何幸仍回长者车。
十年未称平生意,好得辛勤谩读书。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长安在何处?
遥指夕阳边。
东游久与故人违,西去荒凉旧路微。
秋草不生三径处,行人独向五陵归。
离心日远如流水,回首川长共落晖。
楚客岂劳伤此别,沧江欲暮自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