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猷知府给事宠寄道中阻雨之什忧时悯农有古良二千石之风感叹次韵·其二》
《子猷知府给事宠寄道中阻雨之什忧时悯农有古良二千石之风感叹次韵·其二》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古风

赤子既迫寒且饥,异时严警如边垂。

弃捐沟壑死锋镝,有如秦越视瘠肥。

公来随车霈灵雨,织妇耕农闻好语。

爱民戢吏政不苛,兵兴敢避科徭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官员李光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与体恤之情。首句“赤子既迫寒且饥”,直接点明了百姓生活困顿,衣食无着的现状。接着,“异时严警如边垂”则暗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通过“弃捐沟壑死锋镝,有如秦越视瘠肥”两句,诗人形象地描述了战争和贫困导致的生灵涂炭,百姓命如草芥,生命价值被轻视的情景。

然而,转折点出现在“公来随车霈灵雨”,李光的到来,如同带来了一场及时雨,为百姓带来了希望与生机。这不仅指实际的雨水滋润了大地,更象征着李光以仁政治理,为百姓解决了实际困难,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织妇耕农听到他的好政策,无不欢欣鼓舞,体现了李光施政得民心的一面。

“爱民戢吏政不苛,兵兴敢避科徭多”则进一步赞扬了李光的执政风格,他爱护百姓,治理公正而不苛刻,即使在战争时期,也勇于承担,减少不必要的赋税和劳役,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李光作为地方官的高尚品德和对民众的深切关怀,体现了古代士大夫“忧国忧民”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岁除次韵全君玉有怀二首·其二

全老忽贻寒夜句,岁阑吾党久离群。

一场噩梦三千字,百载颓龄七八分。

孰与挽前轩此士,端能殿后栋斯文。

乡傩礼失求诸野,小鬼应犹畏灶君。

(0)

水亭待孙元京遇之归途

独向水亭坐,未闻诗友来。

入城还偶遇,下马与同回。

各已泥双屦,终难致一杯。

菰蒲偃微雨,忽见野莲开。

(0)

五月十一日早问政山房三首·其一

道士携壶酒,相迎劝瓦卮。

野葩芳杖屦,林霭润须眉。

自说夜频醉,不知朝有饥。

问曾辟谷否,擘树嚼松芝。

(0)

秋日古兰花十首·其三

远闻香淡近闻浓,紫穗丝丝吐雪茸。

不识幽人殢姝子,儿曹方醉木芙蓉。

(0)

秋日古兰花十首·其九

一干一花山谷语,今兰不是古时兰。

重阳菊畔千丝紫,隆准曾孙却解看。

(0)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其九

东南衲子密如云,何限参寥与惠勤。

泉下欧苏今不作,伽佗祇夜乱纷纷。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