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月十一日早问政山房三首·其一》
《五月十一日早问政山房三首·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道士携壶酒,相迎劝瓦卮。

野葩芳杖屦,林霭润须眉。

自说夜频醉,不知朝有饥。

问曾辟谷否,擘树嚼松芝。

(0)
注释
道士:指修道之人。
携:携带。
壶:酒壶。
瓦卮:陶制酒杯。
野葩:野外的花草。
杖屦:手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林霭:树林中的雾气。
频:频繁。
朝:早晨。
饥:饥饿。
辟谷:道教的一种养生方法,不食五谷。
擘:掰开。
松芝:松树上的菌类,被认为是灵药。
翻译
道士提着酒壶,热情地用瓦杯招待客人。
他走在野外,欣赏着芬芳的花草,呼吸着湿润的林间空气,让胡须眉毛都显得生机勃勃。
他自己说常常夜晚畅饮,以至于早晨都不觉得饥饿。
我问他是否尝试过辟谷养生法,他回答说曾在树上掰下松枝,嚼食其中的松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与友人在自然景致中饮酒享乐的场景。开篇“道士携壶酒,相迎劝瓦卮”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道士手持酒壶,与友人相互劝酒的情形,“瓦卮”指的是陶制的杯子,这里用来强调一种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野葩芳杖屦,林霭润须眉”四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增添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道士不仅与大自然亲近,甚至连须眉都被林间的露珠滋润,这份宁静和谐,令人向往。

“自说夜频醉,不知朝有饥”两句,则透露出道士对饮酒享乐的态度。他们沉浸在夜晚的狂欢中,对于清晨可能到来的饥饿毫不在意,这种生活方式充满了诗人对于世俗束缚的逃避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最后,“问曾辟谷否,擘树嚼松芝”两句,则是对道士们寻找仙草、炼丹修炼的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这里的“辟谷”指的是不食五谷,而是以气养生;“擘树嚼松芝”则是在询问是否已经开始了这种只吃树皮和松芝来维持生命的修炼过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士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夜憩江楼

八月潇湘客,三更乌鹊楼。

天随珠斗转,雪抱玉盘流。

远望惟京阙,相思若女牛。

同心栀子苦,欲寄隔炎洲。

(0)

耶溪夜游

杨柳覆长堤,芙蓉开欲齐。

美人化明月,飞出浣纱溪。

吹笛鸳鸯起,回舟珠斗低。

白云遥送客,直至镜湖西。

(0)

壬子春日弄雏轩作·其五

楚俗多哀怨,三闾曲最高。

未曾生汉武,谁解爱离骚。

托意惟男女,凌虚少羽毛。

相思泉下友,泪湿旧檀槽。

(0)

挽王安生·其三

寿命非金石,边州历苦辛。

怜才多走卒,洒泪更羁臣。

龙性驯何补,松枝脆有因。

遗音幸不坠,骚雅与同伦。

(0)

桃林坪

窈窕桃林峡,天如匹练垂。

石门人独入,谷口马难窥。

拂席飞泉湿,衔杯白日移。

神仙亦尘垢,半壁玉棺遗。

(0)

居庸·其一

险绝太行北,居庸第八陉。

长城横塞白,叠嶂逼天青。

未可凭飞将,何当弃大宁。

宣辽中路断,此地岂藩屏。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