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老忽贻寒夜句,岁阑吾党久离群。
一场噩梦三千字,百载颓龄七八分。
孰与挽前轩此士,端能殿后栋斯文。
乡傩礼失求诸野,小鬼应犹畏灶君。
全老忽贻寒夜句,岁阑吾党久离群。
一场噩梦三千字,百载颓龄七八分。
孰与挽前轩此士,端能殿后栋斯文。
乡傩礼失求诸野,小鬼应犹畏灶君。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岁除次韵全君玉有怀二首(其二)》。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之情的五言绝句。
"全老忽贻寒夜句"一句,以“全老”指代诗人自己,通过“忽贾寒夜句”表现了深夜里突然想起远方朋友的情景。这里蕴含着对友人的深厚思念和不舍昼夜的感情。
"岁阑吾党久离群"进一步强调了与朋友长时间的分别,通过“岁阑”指代年华的流逝,以及“我辈”(即同一时代的人)已经长期离开了集体,这种表述增添了一份岁月悠长的感慨。
接下来的"一场噩梦三千字,百载颓龄七八分"则用“一场噩梦”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通过“三千字”来形容诗人的作品数量,而“百载颓龄七八分”则描绘出岁月流逝、生命易逝的哲理。
接着,“孰与挽前轩此士,端能殿后栋斯文”两句中,诗人以“孰与”(即是谁)提问,用来赞美某位朋友或同僚的德行和才华。这里的“挽前轩”、“殿后栋”可能暗指古代贤士,如孔子门下之徒,他们既能辅助君主,又能守护国家,表现了诗人对这位理想人物的敬仰。
最后,“乡傩礼失求诸野,小鬼应犹畏灶君”表达了一种对传统文化和道德秩序的怀念之情。这里“乡傩”指的是古代的乡村祭祀,通过“礼失”来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颓废、人们背离传统价值观的忧虑。而“小鬼应犹畏灶君”则是对那些还能保持敬畏之心的小人物的赞扬。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深夜思念友人,回顾岁月流逝,再到赞美理想的人物和怀念传统文化,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时代变迁、道德沦丧的深刻反省。
世运有屯复,王师未东还。
百司苦征敛,不暇忧黎元。
就中得宽理,叹息吴侯贤。
吴侯富才识,况值英妙年。
神交出千古,倾盖何必曾。
前月剑江来,声华溢晴川。
迩奁剑江去,耿耿奚由宣。
清贞愧豪夺,垫溺赖生全。
治行光汉册,时慰我心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