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倚风轻,粉凝冰薄,土花祠冷无人。
听吹箫月底,传暮草金城。
笑红紫、纷纷成雨,溯空如蝶,恐堕珠尘。
叹而今、杜郎还见,应赋悲春。
佩环何许,纵无情、莺燕犹惊。
怅朱槛香消,绿屏梦渺,肠断瑶琼。
九曲迷楼依旧,沈沈夜、想觅行云。
但荒烟幽翠,东风吹作秋声。
玉倚风轻,粉凝冰薄,土花祠冷无人。
听吹箫月底,传暮草金城。
笑红紫、纷纷成雨,溯空如蝶,恐堕珠尘。
叹而今、杜郎还见,应赋悲春。
佩环何许,纵无情、莺燕犹惊。
怅朱槛香消,绿屏梦渺,肠断瑶琼。
九曲迷楼依旧,沈沈夜、想觅行云。
但荒烟幽翠,东风吹作秋声。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但鉴赏中提供的是一段模仿其风格的现代创作,非出自古典文学。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鉴赏:
首先,这段文字采用了中国传统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营造了一种淡远幽深的意境。"玉倚风轻,粉凝冰薄"一句,以玉和粉比喻花朵之美,同时通过"风轻"、"冰薄"形容其细腻与脆弱,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力。
接着是"土花祠冷无人。听吹箫月底,传暮草金城"。这里"土花祠冷"描绘了一种荒凉孤寂的情景,而"听吹箫月底"则是一个典型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在月光下聆听箫声,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传暮草金城"这句,通过对自然界声音的捕捉,增强了诗中时间和空间的层次。
"笑红紫、纷纷成雨,溯空如蝶,恐堕珠尘"一段,则是对春天景象的描绘。"笑红紫"指的是花开满径,"纷纷成雨"形容花瓣飘落,如同细雨。"溯空如蝶"则用蝴蝶比喻轻盈飘逸之物,表达了一种灵动飞扬的美感。"恐堕珠尘"则是对这种美好的担忧,因为美好总是短暂易逝。
接下来的"叹而今、杜郎还见,应赋悲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念和对现实中的孤寂感受的哀伤。"佩环何许,纵无情、莺燕犹惊"一句,则是通过古代女子佩环遗失,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失落与孤独。
随后是"怅朱槛香消,绿屏梦渺,肠断瑶琼。九曲迷楼依旧,沈沈夜、想觅行云"。这部分诗文通过对古代建筑和花园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意境,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寻。
最后,"但荒烟幽翠,东风吹作秋声"一句,以"荒烟幽翠"形容自然界的萧瑟,"东风吹作秋声"则是对季节更迭的一种感受。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切体验。
总体而言,这段文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遗迹等多重意象的运用,以及对时光易逝、美好难寻的深情表达,构建了一种复杂丰富的情感空间。
中吴烟水微茫地,吟边何限清感。
夜深腰笛伴渔讴,冷玉花千点。剪秀骨、香霏露染。
娃宫风景教长占。
错羡舟居好,几雁齿、桥头解缆,回首销黯。
仍是载酒年时,蓦然低忆,蕙炉丝袅菱鉴。
断肠重唱小横塘,粉字开还掩。纵贺老、心情未减。
无端世味如云淡。
好约我、垂竿手,斜雨梅黄,凭君画槛。
姮娥艳绝,惹玉妃娇妒,跨鸾飞上。
乱撒瑶华回舞袖,恰趁落灯风飏。
檐戛悬冰,窗敲急霰,竹树萧骚响。
玉壶天地,今宵别有奇赏。
使我神骨清冷,拥衾孤坐,得句无凡想。
润柳吹桃工作态,一半春娇先酿。
银地无尘,琼田不夜,碧瓦生寒浪。
梁园赋手,招来试斗妍唱。
月黑庱亭,风吼练湖,雪山皑皑。
正楚天欲压,樯多于荠,吴波乍染,岸碧如苔。
对此苍茫,居然辽落,记否江东出霸才。
斜阳恨,惹行人凭吊,商女悲哀。丹徒客昨帆开。
问刘季奴今安在哉。
奈六朝剩垒,沙淘浪洗,千寻断锁,雨蚀烟埋。
下濑艨艟,横江士马,重见连云列戍排。
吾衰矣,且沽京口酒,上妙高台。
绿染熊湘,正翼轸之旁,一点星小。
鹿走晴岩,鹧啼斑竹,细雨黄陵古庙。江山未老。
又逢仙令栽花到。官阁外、鄂渚昭邱,弥望总残照。
去去定遇,新月巴船,夜阑橹声,触醒沙鸟。
遍江乡、白蘋红杜,客愁应并楚天杳。
此地西风知倍早。
君更为我,试问陶侃当年,空滩战舰,尚馀多少。
天水空濛,只将暝织愁,催雨添恙。
乍过了东风,杨花一桁。
弹指还惊仲夏,萧萧檐瓦跳珠响。葡萄涨。
鸠妇唤晴,凫母眠浪。惆怅。他乡谁傍。
算炉薰药裹,聊自屏当。料故国楼头,茶烟新飏。
豆绿缸中梅水满,何时小啜龙团饷。苔衣长。
赋得苧衫难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