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眼浮云去似梭,南辕北辙总蹉跎。
花经蜂蝶香应减,树近藤萝累转多。
炉火未灰添宝鸭,村醪有味劝金螺。
山深倘许容吾辈,肯为他人受墨磨。
过眼浮云去似梭,南辕北辙总蹉跎。
花经蜂蝶香应减,树近藤萝累转多。
炉火未灰添宝鸭,村醪有味劝金螺。
山深倘许容吾辈,肯为他人受墨磨。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界的变迁,同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首联“过眼浮云去似梭,南辕北辙总蹉跎”运用比喻,将人生比作快速流逝的浮云和方向不定的车行,暗示人生的短暂与不确定性,以及在追求目标时可能的迷茫与挫折。
颔联“花经蜂蝶香应减,树近藤萝累转多”则转向自然景观,通过花朵香气随蜜蜂蝴蝶的探访而逐渐减少,以及树木旁藤萝生长更加茂盛的现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同时也隐喻了人在成长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与压力的增加。
颈联“炉火未灰添宝鸭,村醪有味劝金螺”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生活场景,通过炉火未熄、添置香料、醇酒与金螺相配的画面,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情趣,同时也表达了对简单生活之美的向往。
尾联“山深倘许容吾辈,肯为他人受墨磨”则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深山中找到心灵的归宿,远离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的愿望。这里“墨磨”一词,既指书写之苦,也暗含了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志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和平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思考和高雅的情操。
已买荒山卜毳藏,岂知来此借禅床。
傍人尽怪病摩诘,送客不嫌穷孟尝。
皓白群仙应笑老,昏花太乙谩分光。
何时邻里持牛酒,却贺先生返故乡。
炼不成丹死不休,岂知岁月竟悠悠。
老于蒙叟仍黄馘,丑似弥明亦结喉。
尚隔蓬莱三万里,浪云椿树八千秋。
暮年却羡邻儿黠,阿母蟠桃也去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