縳来八跽江珧熟,逸出双螯郭索游。
从此山童烧尔雅,不烦食案议蝤蛑。
无肠公子愁还失,有发头陀饱即休。
纵汝横行湖海去,霜清月黑自沉浮。
縳来八跽江珧熟,逸出双螯郭索游。
从此山童烧尔雅,不烦食案议蝤蛑。
无肠公子愁还失,有发头陀饱即休。
纵汝横行湖海去,霜清月黑自沉浮。
这首诗描绘了螃蟹的生动形象与生活习性,充满了生活情趣和自然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螃蟹的“八跽”、“双螯”、“郭索游”等特征描绘得栩栩如生,展现了螃蟹在水中的灵动与自由。
“縳来八跽江珧熟”,开篇便以螃蟹的“八跽”(八足站立)形象,暗示螃蟹的成熟与丰盈,仿佛它们正静静地等待着被捕捉。接着,“逸出双螯郭索游”,进一步描绘螃蟹在水中悠然自得的游动姿态,双螯如同两把利剑,游弋于水中,充满力量与活力。
“从此山童烧尔雅,不烦食案议蝤蛑”,诗人想象山童们在夜晚点燃篝火,烤制螃蟹,享受美食的乐趣,而无需争论是吃江珧还是蝤蛑,体现了生活的简单与满足。
“无肠公子愁还失,有发头陀饱即休”,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螃蟹比作“无肠公子”,表达了对螃蟹的怜悯之情;同时,又以“有发头陀”比喻那些饱食后即知满足的人,形成鲜明对比,寓意深刻。
“纵汝横行湖海去,霜清月黑自沉浮”,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螃蟹在广阔湖海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无论环境如何变化,螃蟹都能从容应对,自得其所。
整首诗通过对螃蟹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也蕴含了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赞美,以及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
残漏催灯暗,风梧带雨鸣。
细听惊梦点,浑作断肠声。
乍冷秋应近,无眠句又成。
愁多推不去,头白更忧兵。
翰林门生两苍璧,似是天人人不识。
学得黄初五字诗,不作人间万钱食。
晚向江头看药栏,花前一笑聊开颜。
自言千载司玉局,尚记桥山分省宿。
今朝玉乳打团龙,昨夜新诗刻红烛。
我识风流李元礼,人物流中有泾渭。
平生漫刺不浪持,晚得龙门略相似。
诗成袖手初相羊,便识从来锦作肠。
梦回却诵矞云句,彷佛官焙闻馀香。
从今下客牛马走,问字不妨时载酒。
人生殊臭味,不异莸与薰。
岁晚期金兰,矫矫惟此君。
缅怀古招提,脩竹如云屯。
道人淡无与,所居竹为群。
馀阴满窗户,肯惜为我分。
他年蜗牛庐,净几横清芬。
疏疏便可意,霭霭亦足欣。
千亩不足侯,万夫宁是军。
客问有何好,仰屋不必言。
幽径傥可开,迟子日款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