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漏催灯暗,风梧带雨鸣。
细听惊梦点,浑作断肠声。
乍冷秋应近,无眠句又成。
愁多推不去,头白更忧兵。
残漏催灯暗,风梧带雨鸣。
细听惊梦点,浑作断肠声。
乍冷秋应近,无眠句又成。
愁多推不去,头白更忧兵。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之夜,雨滴敲打梧桐,风声与雨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静谧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听觉感受,将外界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复杂情感紧密相连。
首联“残漏催灯暗,风梧带雨鸣”以“残漏”和“灯暗”渲染出夜深人静的环境,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孤独感。“风梧带雨鸣”则通过梧桐树在风雨中的声音,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埋下伏笔。
颔联“细听惊梦点,浑作断肠声”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层次。诗人通过“细听”这一动作,将外界的声音与内心的感受紧密联系起来,使得“惊梦点”和“断肠声”成为连接现实与梦境、快乐与痛苦的桥梁。这种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微变化的敏感和深刻体验。
颈联“乍冷秋应近,无眠句又成”则将季节的变化与个人的情绪状态相融合。随着天气转凉,秋天似乎更加临近,这不仅引发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同时,“无眠句又成”表明诗人在夜晚难以入眠,灵感却如泉涌,创作欲望强烈,这种矛盾的状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情感的丰富性。
尾联“愁多推不去,头白更忧兵”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忧虑和无奈。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未来的担忧愈发沉重,尤其是对于国家和战争的忧虑,更是加重了诗人的负担。这一联直抒胸臆,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忧虑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季节变化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秋夜雨景的画面,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和对社会、国家的忧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无机成旅逸,中夜上江楼。
云尽月如练,水凉梦似秋。
凫声闻梦泽,黛色上昭丘。
不远人情在,良宵恨独游。
闻君东山意,宿昔紫芝荣。沧洲今何在?
华发旅边城。还汉功既薄,逐胡策未行。
徒嗟白日暮,坐对黄云生。
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
无为空自老,含叹负生平。
药杯应阻蟹螯香,却乞江边采捕郎。
自是扬雄知郭索,且非何胤敢餦餭。
骨清犹似含春霭,沫白还疑带海霜。
强作南朝风雅客,夜来偷醉早梅傍。
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
礼数全优知隗始,讨论常见念回愚。
黄鹤楼前春水阔,一杯还忆故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