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秋前三日夜雨》
《立秋前三日夜雨》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残漏催灯暗,风梧带雨鸣。

细听惊梦点,浑作断肠声。

乍冷秋应近,无眠句又成。

愁多推不去,头白更忧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之夜,雨滴敲打梧桐,风声与雨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静谧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听觉感受,将外界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复杂情感紧密相连。

首联“残漏催灯暗,风梧带雨鸣”以“残漏”和“灯暗”渲染出夜深人静的环境,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孤独感。“风梧带雨鸣”则通过梧桐树在风雨中的声音,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埋下伏笔。

颔联“细听惊梦点,浑作断肠声”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层次。诗人通过“细听”这一动作,将外界的声音与内心的感受紧密联系起来,使得“惊梦点”和“断肠声”成为连接现实与梦境、快乐与痛苦的桥梁。这种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微变化的敏感和深刻体验。

颈联“乍冷秋应近,无眠句又成”则将季节的变化与个人的情绪状态相融合。随着天气转凉,秋天似乎更加临近,这不仅引发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同时,“无眠句又成”表明诗人在夜晚难以入眠,灵感却如泉涌,创作欲望强烈,这种矛盾的状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情感的丰富性。

尾联“愁多推不去,头白更忧兵”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忧虑和无奈。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未来的担忧愈发沉重,尤其是对于国家和战争的忧虑,更是加重了诗人的负担。这一联直抒胸臆,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忧虑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季节变化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秋夜雨景的画面,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和对社会、国家的忧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自咏二首·其二

学道全真在此生,何须待死更求生。

今生不了无生理,纵复生知那处生。

(0)

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

无机成旅逸,中夜上江楼。

云尽月如练,水凉梦似秋。

凫声闻梦泽,黛色上昭丘。

不远人情在,良宵恨独游。

(0)

春秋战国门.鲍叔

忠臣祝寿吐嘉词,鲍叔临轩酒一卮。

安不忘危臣所愿,愿思危困必无危。

(0)

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

闻君东山意,宿昔紫芝荣。沧洲今何在?

华发旅边城。还汉功既薄,逐胡策未行。

徒嗟白日暮,坐对黄云生。

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

无为空自老,含叹负生平。

(0)

酬袭美见寄海蟹

药杯应阻蟹螯香,却乞江边采捕郎。

自是扬雄知郭索,且非何胤敢餦餭。

骨清犹似含春霭,沫白还疑带海霜。

强作南朝风雅客,夜来偷醉早梅傍。

(0)

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

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

礼数全优知隗始,讨论常见念回愚。

黄鹤楼前春水阔,一杯还忆故人无。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