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蛙方君作八老诗效颦各赋一首内三题余四十年前已作遂不重说倡言别赋二题足成十老.老道》
《听蛙方君作八老诗效颦各赋一首内三题余四十年前已作遂不重说倡言别赋二题足成十老.老道》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炼不成丹死不休,岂知岁月竟悠悠。

老于蒙叟仍黄馘,丑似弥明亦结喉。

尚隔蓬莱三万里,浪云椿树八千秋。

暮年却羡邻儿黠,阿母蟠桃也去偷。

(0)
注释
炼不成丹:无法炼成长生不老药。
死不休:坚持到底,不放弃。
岁月:时间。
悠悠:漫长无尽。
老于蒙叟:像蒙叟一样年老。
黄馘:形容脸色蜡黄。
丑似弥明:容貌丑陋像弥明。
结喉:指发声。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三万里:极言遥远。
浪云:海上云彩。
椿树:长寿的象征。
八千秋:极言长久。
暮年:晚年。
邻儿黠:邻家小孩机灵。
阿母:母亲。
蟠桃:神话中西王母的仙桃,象征长寿。
翻译
即使炼制仙丹不成也不罢休,却不知时光竟如此漫长。
年迈如蒙叟依然面色蜡黄,容貌丑陋如弥明也懂得发声求救。
距离那仙境蓬莱还有三万里的遥远,海上的云彩和椿树历经八千个春秋。
到了晚年反而羡慕邻家小孩机灵,连母亲的蟠桃都敢去偷来吃。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对于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感悟与无奈的情感流露。首句“炼不成丹死不休”表明了诗人对长生不老之道的执着追求,但这种追求似乎是无法达到的梦想,故而有“岂知岁月竟悠悠”的感慨,时间在无声中流逝,人的寿命有限。

接下来的两句“老于蒙叟仍黄馘,丑似弥明亦结喉”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年迈体弱的状态。这里的“蒙叟”指的是古代隐士蒙恬,“黄馘”则是形容老人的白发,而“丑似弥明”则是说即使夜晚(丑时)也像是黎明前的黑暗,暗喻诗人生命力气的衰退。至于“亦结喉”,则是在形象地表达诗人因年迈而引起的咽喉不适之苦。

再往后的两句“尚隔蓬莱三万里,浪云椿树八千秋”则是诗人对于仙境遥不可及的感慨。“蓬莱”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被描述为东海中的仙岛,是长生不老的地方。这里“尚隔蓬莱三万里”意味着即使诗人有追求长生的愿望,但距离那样的理想状态还有极远的距离。随后的“浪云椿树八千秋”则是在强调时间的浩瀚与个人生命的短暂。

末了两句“暮年却羡邻儿黠,阿母蟠桃也去偷”,诗人在老年时反而羡慕邻家的聪明孩子,而自己则像小孩一样去偷取母亲种植的蟠桃。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简单乐趣的追求,也透露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位老年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仙境以及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次韵南山送蜜·其二

寒花索寞不成丛,口腹吾惭入腊蜂。

觅蜜娇儿啼夜半,未成新酿又开封。

(0)

寄袁晖林敬·其四

若道鸱夷解了心,五湖何用更千金。

鲁连长揖平原去,风月无边碧海深。

(0)

寄袁晖林敬·其二

南州香匮久流传,亦卖东湖草屦钱。

莫共诸贤理铅椠,只治香匮过年年。

(0)

半江十咏为谢德明赋·其十

半江秋水映斜阳,几个神仙坐水旁。

酒是逡巡花顷刻,一尊韩愈对韩湘。

(0)

赠邹汝愚吏目时馆壮哉亭

川云岳雨天模糊,万里山亭此客孤。

又借南风吹一月,酒葫芦打药葫芦。

(0)

寄张主事

从来妙处不传书,十梦人间久不如。

试问十洲三岛外,白云谁伴老仙居。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