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一》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一》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得城来事事幽,涉湘半济值渔舟。

也知渔父趁鱼急,翻著春衫不裹头。

(0)
注释
出:离开。
得:到达。
城:城市。
来:往。
事事:一切事情。
幽:幽静。
涉:渡过。
湘:湘江。
半济:渡到一半。
值:恰逢。
渔舟:渔船。
知:知道。
渔父:渔翁。
趁:捕捉。
急:忙碌。
翻著:穿着反面。
春衫:春季的衣服。
不裹头:不戴帽子。
翻译
走出城外,一切显得宁静祥和。
在湘江渡口,正巧遇到打渔的小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行舟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闲适自在的情怀。

“出得城来事事幽”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表明诗人离开喧嚣的城市,来到了一片幽静之地。这里的“事事幽”四字,既可以理解为一切都显得宁静而神秘,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定。

“涉湘半济值渔舟”一句则具体描述了诗人的行程,他在湘江上航行至半途,被一只渔舟所遇。这里的“涉湘”指的是渡过湘水,“半济”意味着尚未到达目的地,而是在河流中段相遇,这种不期而遇的情境增添了一份自然与偶然的美。

接下来的两句“也知渔父趁鱼急,翻著春衫不裹头”,则是对那位渔夫活动的生动描绘。诗人通过“趁鱼急”三个字传达出渔夫捕捉鱼类的迫切情景,而“翻著春衫不裹头”则展示了渔父在忙碌中依然保持着一份从容与自然。这里的“春衫”暗示着季节的变化,渔父的行为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与感受,以及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白头吟

爱妾非徒貌,怜郎不在琴。

如何才子意,亦若世人心。

犊鼻忘当日,凰音悔至今。

始知秦氏女,真识使君深。

(0)

吴歌·其一

侬做春花正少年,郎做白日在青天。

白日在天光在地,百花谁不愿郎怜。

(0)

白頠词二首·其二

出后阁,临前楹,舞衣皎皎洁且轻。

飘如白云向空行,回腰流目君已倾。

华灯吐焰欺月明,喧哗不闻遗佩声。

茱萸实,红兰叶。

千秋欢乐长如此,妾身得向君前死。

(0)

初上读书楼

一倚层楼上,风烟自曲阿。

山晴俱入牖,月湿迥临河。

散帙流萤落,吟秋早雁过。

无端见乡树,却忆别年多。

(0)

偶然作

酒醒闻雨响,况复在山村。

木叶知时序,鸡声识晓昏。

七弦频寄兴,二亩足为园。

清净元无字,逍遥剩有言。

未能离世网,聊且寄丘樊。

白足人为侣,玄同道作门。

茅茨临谷口,烟火出云根。

为报陶弘景,何时辞帝阍。

(0)

岸帻秋堂小,临流暮雨清。

群峰倾鸟背,落叶带溪声。

林日高低下,川虹断续明。

棹歌何处发,应是采莲行。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