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做春花正少年,郎做白日在青天。
白日在天光在地,百花谁不愿郎怜。
侬做春花正少年,郎做白日在青天。
白日在天光在地,百花谁不愿郎怜。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吴歌》其一。诗中以春天的花朵自比,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少女的青春活力和对爱情的渴望。"侬做春花正少年",将自己比喻为娇艳欲滴的春花,暗示了少女正值青春年华,美丽动人。"郎做白日在青天",则以太阳象征对方,表达出少女对郎君如阳光般明亮、高洁的仰慕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白日在天光在地,百花谁不愿郎怜"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通过描绘太阳普照大地的景象,寓意郎君的光芒四射,使得百花都希望能得到他的眷顾和怜爱。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热烈,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民间小儿女的情愫。
梅绣荒山,石威静谷,旧游最恋烟霞。
向洞门徐步,几度问芳华。
记长倚、半山亭子,昏黄月上,倩影横斜。
晕微红、堕砌娇云,仙梦非耶。
一身万里,剩而今、惯住胡沙。
尽湖水湖烟,也休暗忆,侬已无家。
飘断辞枝故蕊,曾何处、不是天涯。
漫拚将今世,今生负梅花。
听何人吹笛向秋天,酒酣上高楼。
见霜林落叶,危城残照,江水寒流。
槛外千帆过尽,名利几时休。
百战江山在,往事悠悠。
此地何来王气,算古今亡国,几度樵讴。
枉十年金鼓,猿鸟动清愁。
数湘淮中兴人物,话兴亡一二尚生留。
青山外,满溪风雨,一个归舟。
心字银灰热。算而今、麝脐捣尽,博山尘灭。
同是玉皇香案史,比向明珠似月。
一颗颗、罗襦亲结。
往日宫莺随春去,柳阴浓、移弄章台舌。
残花片,万胡蝶。飞霜白了前朝发。
五年来、虫沙染遍,几番红血。
君坐蜀山无归路,我亦虽归犹客。
总一例、草閒偷活。
扇底清尊秋又近,唱瑶华、忍负青荷叶。
开元梦,霓裳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