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何人吹笛向秋天,酒酣上高楼。
见霜林落叶,危城残照,江水寒流。
槛外千帆过尽,名利几时休。
百战江山在,往事悠悠。
此地何来王气,算古今亡国,几度樵讴。
枉十年金鼓,猿鸟动清愁。
数湘淮中兴人物,话兴亡一二尚生留。
青山外,满溪风雨,一个归舟。
听何人吹笛向秋天,酒酣上高楼。
见霜林落叶,危城残照,江水寒流。
槛外千帆过尽,名利几时休。
百战江山在,往事悠悠。
此地何来王气,算古今亡国,几度樵讴。
枉十年金鼓,猿鸟动清愁。
数湘淮中兴人物,话兴亡一二尚生留。
青山外,满溪风雨,一个归舟。
这首《八声甘州·金陵》是清代末期诗人杨圻的作品,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历史沉思,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王朝兴衰的感慨。开篇以笛声入题,营造出一种寂寥的秋意,酒后登高望远,诗人视野所及,霜林落叶、危城残阳与江水寒流构成了一幅萧瑟的画面,寓含了历史的沧桑感。
接下来,诗人感叹名利无尽,千帆过尽,江山依旧,但人事已非,往事如烟。“此地何来王气”一句,暗示了金陵作为六朝古都,曾经的繁华已逝,只剩下历史的痕迹。诗人进一步反思,历史上多次的兴亡更迭,都在樵夫的歌谣中被淡忘,金鼓声中浪费了十年光阴,引发出深深的哀愁。
最后,诗人将视线转向湘淮地区的历史人物,虽然他们已经不在,但仍有少数人物的故事流传下来。诗人想象自己在风雨中的青山之外,看到一叶归舟,寓意着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向往,也暗含了对历史长河中个体命运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金陵为背景,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山合云初尽,溪阴下夕阳。
贪看无限好,柳底坐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