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哀松诗》
《哀松诗》全文
清 / 方仁渊   形式: 古风

种松花园阡,森森望其长。

仰体祖父心,视同子孙养。

辛苦四十年,颇作江涛响。

虽非合抱材,已有虬龙象。

何来恶少年,出没如豺鼠。

白日不见形,宵深从斤斧。

前年数大衍,今又失其五。

两株削项皮,脰断不能补。

忽忽十年后,鲜不成荒圃。

哀予不肖子,橐笔远谋糈。

不能时瞻省,焉能日禦侮。

愿我同怀人,巡省要勤苦。

擒获豺鼠类,惩罚须用武。

难保百年坟,此言闻自古。

日落眠狐狸,灯前笑儿女。

所赖有儿孙,儿孙竟何取。

徘徊邱陇间,泪滴不能语。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哀松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方仁渊所作。诗中以松树为喻,表达了对家族衰败、人事变迁的感慨与忧虑。

开篇“种松花园阡,森森望其长”,描绘了在广阔的花园中种植松树的情景,松树茂盛生长,象征着家族的繁盛与希望。接着“仰体祖父心,视同子孙养”一句,点明了松树如同家族的后代,需要精心照料,寄托了对先辈的怀念和对家族未来的期望。

“辛苦四十年,颇作江涛响”描述了松树成长的过程,历经四十年的辛勤培育,松树的声音如同江涛般响亮,寓意家族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逐渐壮大。然而,“虽非合抱材,已有虬龙象”指出尽管松树还未达到合抱之粗,但其形态已显现出虬龙般的威猛,暗示家族虽未达到鼎盛,但潜力巨大。

接下来,“何来恶少年,出没如豺鼠”揭示了家族面临的困境,比喻为恶少年如同狡猾的豺狼,暗指家族内部或外部的不良影响。接着“白日不见形,宵深从斤斧”形象地描绘了这些不良影响在白天不易察觉,而到了夜晚则会通过各种手段损害家族的利益。

“前年数大衍,今又失其五”、“两株削项皮,脰断不能补”、“忽忽十年后,鲜不成荒圃”等句,通过具体的事件和景象,展现了家族在十年间遭受的损失和衰败,从数量的减少到实体的破坏,最终可能变成荒芜之地。

“哀予不肖子,橐笔远谋糈”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有效保护家族的自责和无奈,同时流露出对家族未来发展的担忧。最后,“愿我同怀人,巡省要勤苦。擒获豺鼠类,惩罚须用武”呼吁同族之人共同努力,加强巡视与管理,以武力惩治那些危害家族利益的人。

“难保百年坟,此言闻自古”提醒人们家族兴衰难以预测,历史上的例子屡见不鲜。结尾“日落眠狐狸,灯前笑儿女”描绘了一幅家庭团聚的温馨画面,但同时也暗示了家族未来的不确定性。“所赖有儿孙,儿孙竟何取”表达了对儿孙能否继承并延续家族荣耀的疑问。“徘徊邱陇间,泪滴不能语”则以诗人自身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家族衰败的深深哀伤和无力感。

整体而言,《哀松诗》通过松树的兴衰象征家族的命运,表达了对家族衰败的深切忧虑和对家族未来的深深关切,以及对家族成员共同面对困难、守护家族的呼唤。

作者介绍

方仁渊
朝代:清

又名思梅,字耕霞,顾山人。幼好学,父母贫穷,借书苦读,工诗,有倚云轩吟草一卷。喜练书画,香山寺额出其手笔。工医学,悬壶常熟,有倚云轩医案、倚云轩医话易头歌诀、舌苔歌诀等书,创办常熟医学会月刊出版二十六期后,因经费停刊。民国十一年组织常熟医界抗议北洋政府颁布条理歧视中医。生于道光二十四年,民国十六年病逝,时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道中忆止言澹归

匡山计日至,京口望人来。

几时同到岸,扶我一登台。

群雁惊风起,孤舟乘月开。

章江寒色动,无那暮砧哀。

(0)

泊韶石四更见月

山月出残夜,清波寒照人。

推篷惟独坐,高咏孰为邻。

塔影看何似,江声闻最亲。

村鸡催曙色,烟棹又前津。

(0)

霍觉商父子四人死难二首·其一

生平多慷慨,死国在儒林。

父子情偏重,君臣义独深。

碧潭今日事,明月古人心。

俯仰堪谁语,一堂玄对森。

(0)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其九

帝释窟之东,渐教昧随机。

三净安得常,仰见群雁飞。

诒言众食乏,应声投身遗。

悲感动见闻,执情终以移。

人岂不如鸟,圣化良有时。

至今窣堵坡,照耀同吾师。

(0)

寄黄山还生二首·其二

此日为何日,鹪鹩巢深林。

一枝岂不择,满腹何沉吟。

丹山亦有河,饮啄随天真。

为君假羽翼,翱翔垂秋云。

怀袖宁三年,字字感予心。

(0)

题观世音菩萨像

道以无心得,相以有心现。

无心割截平,有心庄严展。

无心无罪福,福罪有心见。

割截与庄严,有无心转变。

一人成两心,两人圆一念。

积精遂密藏,至诚忻佛面。

大士无缘慈,照临仝时遍。

各以佛子根,真实通方便。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