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量筋力,求为人灌园。
意惟营一食,迹若避群喧。
谁遗五色芝,服之诧腾鶱。
奈非尘埃种,移莳安得蕃。
还将理菜畦,膏泽资泉源。
黾勉试操作,编篱复插援。
早韭和露茁,晚菘凌霜翻。
但从采掇便,未觉烹饪烦。
心形诚苦疲,既饱亦轩轩。
向读神农书,近闻老圃言。
不自量筋力,求为人灌园。
意惟营一食,迹若避群喧。
谁遗五色芝,服之诧腾鶱。
奈非尘埃种,移莳安得蕃。
还将理菜畦,膏泽资泉源。
黾勉试操作,编篱复插援。
早韭和露茁,晚菘凌霜翻。
但从采掇便,未觉烹饪烦。
心形诚苦疲,既饱亦轩轩。
向读神农书,近闻老圃言。
这首清代诗人顾贞观的《灌园》描绘了主人公自我牺牲的精神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他不自量力,甘愿投身于灌园劳作,只为求得一餐之食,避开尘世的喧嚣。他期待能像得到神奇的五色芝草那样,通过辛勤耕耘获得丰饶。然而,他也明白现实并非如此简单,园艺需要精心照料和水源滋养。
诗中描述了诗人早出晚归,精心料理菜蔬,如早起割取带着露珠的韭菜,晚秋时节仍坚持翻耕霜打的菘菜。尽管采收烹饪的过程辛苦,但诗人并未感到厌烦,反而在满足口腹之欲后,内心充满喜悦,精神焕发。
最后,诗人以神农的农事典故和老圃的经验为引,表达了对农业劳动的敬仰和对自己选择的认同。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