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舍通幽径,为园惬近寻。
花间馀讲席,墙际蔼儒林。
后乘参多士,前贤契夙心。
无言恋芳树,桃李自成阴。
傍舍通幽径,为园惬近寻。
花间馀讲席,墙际蔼儒林。
后乘参多士,前贤契夙心。
无言恋芳树,桃李自成阴。
这首诗描绘了四美亭周边环境的雅致与文化氛围的浓厚。诗人通过“傍舍通幽径”开篇,营造出一条通往静谧之境的小路,引人入胜。接着,“为园惬近寻”表达了对这个园林的喜爱与亲近之情。花园中,不仅有花香弥漫,还有讲席的余音缭绕,儒学之风浓郁。“墙际蔼儒林”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文化气息。
“后乘参多士,前贤契夙心”则展现了四美亭作为聚会之所,聚集了众多才士,与先贤们的心意相通,体现了文人相交的高雅情操。最后,“无言恋芳树,桃李自成阴”以景结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留恋,同时也暗示了桃李满天下,人才辈出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四美亭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空间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文化的热爱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