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气变暄,轻裘递日换。
韶光始酝酿,野趣堪品判。
含胎花倚墙,放眼柳笼岸。
造物本无心,寒暑互轮转。
回暖率同欣,迫冷多增叹。
协时惟益钦,通政思以赞。
向南气变暄,轻裘递日换。
韶光始酝酿,野趣堪品判。
含胎花倚墙,放眼柳笼岸。
造物本无心,寒暑互轮转。
回暖率同欣,迫冷多增叹。
协时惟益钦,通政思以赞。
此诗描绘了季节变换之景,细腻地捕捉了春暖时节的微妙变化与自然界的生机勃发。首句“向南气变暄”,点明了季节由冬入春的转变,气温逐渐回暖。接着,“轻裘递日换”形象地描述了人们衣物由厚重转向轻薄的过程,反映出季节更替的日常体验。
“韶光始酝酿,野趣堪品判。”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春意初生的氛围,不仅指自然界万物复苏,也暗示着人们开始品味和欣赏这新生的生机。“含胎花倚墙,放眼柳笼岸。”通过“含胎花”与“柳笼岸”的景象,诗人巧妙地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具象化,花朵含苞待放,柳树垂下嫩绿的枝条,构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造物本无心,寒暑互轮转。”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指出四季更迭是自然界的常态,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接下来,“回暖率同欣,迫冷多增叹。”则从人的情感角度出发,描述了人们对温暖的喜悦以及面对寒冷时的感叹,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
最后,“协时惟益钦,通政思以赞。”表达了对和谐时节的敬仰和对通达政令的赞美,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也是对社会秩序的肯定,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和谐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暖时节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季节更替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和谐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连朝问归舟,望眼遥若接。
蓬门为花开,苔阶肃花入。
珊珊来何迟,两行欣玉立。
竹牌暗记名,乍见如素习。
爱花等爱才,安得群英集。
良觌对芳辰,素心亦已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