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不宜麦,难与齐郑同。
春月例愁旱,十岁九不丰。
今春甘泽频,饼饵家家充。
黍高及稻下,蔚绿齐芃芃。
收麦复种荞,连阡色亦浓。
迩来晴雨时,润暄协农功。
既秀亦既实,可卜京坻逢。
视朝具鸿仪,有事返法宫。
恰值夜雨霁,策马观南东。
被亩瀼瀼露,拂陇油油风。
祈年我夙心,宵旰廑忧忡。
额手祝屡绥,此念终何穷。
燕赵不宜麦,难与齐郑同。
春月例愁旱,十岁九不丰。
今春甘泽频,饼饵家家充。
黍高及稻下,蔚绿齐芃芃。
收麦复种荞,连阡色亦浓。
迩来晴雨时,润暄协农功。
既秀亦既实,可卜京坻逢。
视朝具鸿仪,有事返法宫。
恰值夜雨霁,策马观南东。
被亩瀼瀼露,拂陇油油风。
祈年我夙心,宵旰廑忧忡。
额手祝屡绥,此念终何穷。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在春天时节对农业丰收的喜悦之情。开篇即点明燕赵地区因气候条件不宜种植小麦,与齐郑等地有所不同,接着描述了春月常遇旱灾,十年中有九年收成不佳的现状。然而,今年春日里频繁的甘霖滋润,使得家家户户的面食得以充足,田间地头的黍和稻谷长势喜人,蔚然成绿,生机勃勃。
诗人进一步提到,农民们在收获小麦后又播种荞麦,一片片田地呈现出浓郁的绿色。近来天气晴雨交替,恰到好处地配合了农事活动,作物不仅抽穗结实,预示着有望迎来丰年。皇帝在朝中准备了隆重的仪式,处理国家大事时返回皇宫,恰逢夜晚雨停,他骑马巡视南东地区的农田。
田野间露珠晶莹,微风吹拂着绿浪,这景象让皇帝回想起自己早年的愿望,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忧虑。他双手合十,衷心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这种深切的关怀之情,似乎永无止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乾隆皇帝对农业丰收的喜悦以及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深切关注。
高阳宁得少吾徒,结客青萍日渐孤。
彯组尔应留汉署,下帷人自出江都。
他乡梦里思琼树,明月歌中倒玉壶。
别后迢迢怜尺素,不知双鲤到淮无。
静觉閒居好,翛然野鹤姿。
明时犹未隐,吾道竟何之。
世路交情异,门墙过客疑。
才无鹦鹉忌,心已白鸥知。
乐在形忘处,肥因战胜时。
云霞双草屩,天地一茅茨。
计拙羞称士,途穷岂为诗。
侏儒徒自饱,肮脏尔何辞。
竞进才何有,躬耕力未疲。
秫田聊岁计,瓜地亦恩私。
秋月松杉净,江烟橘櫾垂。
阮庭无俗物,蒋径得幽期。
近市村醪少,经霜涧菊迟。
谁资鱼菽祭,敢望纻衣遗。
稷契身能许,巢由世不羁。
暂时甘土偶,前日见郊牺。
住岳同僧约,寻溪许客随。
知希惟我贵,柱下有馀师。
吾闻勾漏为二十二之洞天,窟穴勾曲非人寰。
上有石峰千丈之崟岌,下有清溪万折之潺湲。
普照岩前云出入,白沙洞口云沾湿。
仙坛佛塔互低昂,宝盖灵幡复披拂。
石鼎丹炉五百春,幽栖今有傅山人。
道穷要眇归玄牝,心自虚无养谷神。
闻君昨游豹子石,马退茅亭有仙迹。
玉銮隐约不堪攀,玄圃峥嵘望何极。
嗟余曾入大罗天,名在丹台石室边。
蓬莱一谪违真侣,蹩躠风尘独可怜。
王烈素书尚能识,石髓遇之傥堪食。
时观紫气一登楼,愿拜青牛见颜色。
君不见葛洪欲求勾漏丹,邓岳止之犹复还。
乘风万里倏可至,迟尔归来罗浮四百三十二之仙山。
《寄丁戊山人傅木虚歌》【明·欧大任】吾闻勾漏为二十二之洞天,窟穴勾曲非人寰。上有石峰千丈之崟岌,下有清溪万折之潺湲。普照岩前云出入,白沙洞口云沾湿。仙坛佛塔互低昂,宝盖灵幡复披拂。石鼎丹炉五百春,幽栖今有傅山人。道穷要眇归玄牝,心自虚无养谷神。闻君昨游豹子石,马退茅亭有仙迹。玉銮隐约不堪攀,玄圃峥嵘望何极。嗟余曾入大罗天,名在丹台石室边。蓬莱一谪违真侣,蹩躠风尘独可怜。王烈素书尚能识,石髓遇之傥堪食。时观紫气一登楼,愿拜青牛见颜色。君不见葛洪欲求勾漏丹,邓岳止之犹复还。乘风万里倏可至,迟尔归来罗浮四百三十二之仙山。
https://shici.929r.com/shici/6yh7M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