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九十二桂》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九十二桂》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连蜷中岳表,寂寞小山幽。

有树皆称月,无人不识秋。

膏然燧林烛,木作岱舆舟。

董谒升坛后,曾看王母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桂树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魅力与象征意义。首句“连蜷中岳表,寂寞小山幽”以“连蜷”形容桂树的枝条曲折盘旋,仿佛是中岳之巅的独树一帜,而“寂寞小山幽”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深邃的氛围,暗示了桂树生长环境的特殊与隐秘。

接着,“有树皆称月,无人不识秋”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桂树在月夜下的美丽与秋天的识别度,月光下桂树的香气与形态更加引人注目,而秋天则是桂树开花的季节,其香气四溢,为人们所熟知。

“膏然燧林烛,木作岱舆舟”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桂树的实用价值与象征意义。膏然燧林烛,可能是指桂树的树脂可以作为火种,点燃林间的篝火;木作岱舆舟,则可能是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用桂木制作的船只,象征着桂树的神圣与尊贵。

最后,“董谒升坛后,曾看王母留”两句,通过董仲舒的故事,暗示了桂树与神仙、宗教的关联,董仲舒曾向天神祈求,后来王母娘娘留下桂树作为恩赐,进一步强化了桂树的神圣地位与超凡脱俗的形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桂树的自然美、象征意义以及与宗教文化的联系,展现了诗人对桂树的赞美与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与文化传统的深刻思考与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金缕曲

玉介名园处。是前朝、玉恭结构,亭台竹树。

几度沧桑都过眼,只有林峦如故。

今瓯隐、幨帷暂驻。

对景题诗情怅惘,怕韶光、百五仍虚度。

太玉洞,迷烟雾。风风雨雨连朝暮。

问何人、金铃千万,将花呵护。

淮海莺花词调好,只听琵琶低诉。

招几辈、诗人联句。

一曲阳关弹未了,奈英侬、白地抛春去。

春去也,留难住。

(0)

减兰·其二

流光似驶。又见凉风天末起。百感纷投。

兀自伤心不待秋。峰回水聚。何处神仙开洞府。

梦里名山。安得乘云共往还。

(0)

金菊对芙蓉.经桴旁华盖山购新屋,颇葺园榭

邻水邻山,宜花宜月,捻须一笑春浓。

忽棋惊话鸟,酒引香蜂。

是筠堂里槐厅里,密密垂、处处帘栊。

潭潭广宅,怡怡晚岁,缓缓归骢。恰傍五鬣乔松。

直炎能傲夏,冷惯凌冬。看霜天拳鹤,雪海髯龙。

是蓬莱岛人间岛,揖飞霞、醉倒诗翁。

梦醒钟响,灯阑烟散,日出冰融。

(0)

沁园春.武乡寄贺经桴迁居

莫上冈头,斗大城楼,吾颇乐之。

每讼庭云散,仇书遣吏,寒斋月晃,洗斝呼儿。

山倚北原,波环南郭,远眺沈吟也有时。

恩君甚,把平安信报,邮递何迟。徒居闻傍岩池。

因蓦忆、垂髫侍塾师。

有参天老桂,拾花槎粟,拂云修竹,缘蹬攀枝。

墨易磨人,年催到老,髭染成霜鬓似丝。

迁莺喜,愿林中草木,岁晚培滋。

(0)

壶中天·其二和王文夫韵

龙公昨夜,戏天门惊倒、醉仙拍手。

开出一洲银世界,处处都牛马走。

禁体诗来,降心白战,画地愁相守。

京华迢递,与君同望南斗。

江上薄宦羁栖,频年冷况,蜷伏犹翘首。

但问功臣深第宅,可少呼阍人否。

司命朝回,壶卢醉坠,块垒夫何有。

瑶姬相对,那不倾党家酒。

(0)

石莲七十七自寿词·其十三耍孩儿

都统署,天津新撤须探讨。又调我京畿镇剿。

光阴两月圣恩叨。许乘轺驻沪巡瞭。

特设置邮传紫电三年领。

要整饬光射金蛇万里遥。恰日俄兵事肇。

天传朔雁,水递文鳐。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