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归护国寺·其一》
《送僧归护国寺·其一》全文
宋 / 王化基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振锡诣华京,频频答龙灵。

玉阶前见佛,金口内开经。

论道穷纲赜,深玄极杳冥。

褒崇恩烂熳,教化语丁宁。

传作心中印,镌为坐右铭。

云飞来北阙,鹤梦去东冥。

鼓棹辞梁苑,扬帆过洞庭。

到山开御札,鸾凤满岩扃。

(0)
注释
振锡:持锡杖出行,指僧人。
华京:京都,这里指长安。
龙灵:龙神,象征吉祥和神圣。
玉阶:玉石装饰的台阶,指宫殿。
金口:比喻佛陀的言辞如金般珍贵。
纲赜:法理的精要,深奥的道理。
杳冥:深远、幽暗,形容深奥难测。
烂熳:丰富、盛大。
丁宁:恳切、详细地教导。
心中印:内心深处的信仰印记。
镌:雕刻,比喻铭刻在心。
北阙:皇宫北门,代指朝廷。
鹤梦:仙鹤的梦境,象征超脱尘世。
鼓棹:划桨,泛指乘船。
洞庭: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御札:皇帝的诏书。
鸾凤:凤凰,象征祥瑞。
岩扃:山岩上的门户,形容隐居之处。
翻译
持锡杖前往京都,回应龙神的祈愿。
在玉石台阶前拜见佛陀,聆听他开口诵经。
深入讨论佛法精要,探索深奥玄妙的道理。
恩宠丰厚,教诲细致入微。
佛法成为内心的烙印,也是座右铭。
白云飘向皇宫,仙鹤在东方梦境中飞翔。
告别梁苑,扬帆驶过洞庭湖。
抵达山中,皇帝亲笔诏书开启,凤凰遍满山岩的门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僧人回寺的场景,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开篇“振锡诣华京,频频答龙灵”两句,通过对钟声与龙灵呼应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玉阶前见佛,金口内开经”表达了僧人在寺中参拜佛像、聆听佛教经文的情景,体现了宗教生活的庄严与宁静。

“论道穷纲赜,深玄极杳冥”一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佛法深奥义理的领悟和赞叹。随后的“褒崇恩烂熳,教化语丁宁”两句,通过对佛恩普及与教诲细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尊敬之情。

“传作心中印,镌为坐右铭”则是将这次别离的情景和感受深刻于心,并作为座右铭来回味。接下来的“云飞来北阙,鹤梦去东冥”两句,以飘逸的云和高洁的鹤象征僧人远行的心境。

最后,“鼓棹辞梁苑,扬帆过洞庭。到山开御札,鸾凤满岩扃”几句,则描绘了送别过程中的一系列动作,从而展现了诗人对僧人的不舍和寺庙的壮丽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宗教活动和人物心境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境界。

作者介绍

王化基
朝代:宋

(944—1010)宋真定人,字永图。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进士。累官御史中丞。慕范滂为人,献《澄清略》,议复尚书省、慎公举、惩贪吏、省冗官。至道三年,拜参知政事。后罢知扬州,移河南府,官终礼部尚书。卒谥惠献。
猜你喜欢

和华璞登天津望海楼元韵

相携王粲上楼头,大海冥濛汗漫游。

近日立身心自阔,浮天无岸水长流。

烟开鳌背云光净,风扇渔帆曙色收。

万里江河同一瞬,何须有感寄沙鸥。

(0)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十六

方召桓桓轶盛周,壮游抵掌遍诸侯。

南飞乌鹊争依树,东去蛟龙欲顺流。

谋国裴公勤远略,庇人白传展长裘。

投戈喜见升平日,虾菜烟波一舸收。

(0)

半山道中

斜日满篷背,新凉何处招。

山云间似鸟,闸水猛于潮。

岸曲深藏屋,林疏忽见桥。

停桡寻古寺,烦暑一时消。

(0)

太室东溪卢岩涧

度梁访天门,忽讶山无底。

穿出碧玲珑,渐深青壁垒。

人影没数重,倒在波涛里。

白云不在天,明月不在水。

落此乱石坳,钟声催不起。

但闻涛隐沦,不测泉终始。

崖高水深深,天寒日色死。

请君雨后来,一赠钧天耳。

(0)

湖上送春·其二

钟声塔影夕阳间,云本无心石亦顽。

不管春来况春去,落花如雪掩禅关。

(0)

伊阙怀古

妙境天然画亦难,客来凭眺酒杯宽。

消沈王气三龛佛,浩荡诗情入节滩。

伊水东流归洛汭,邙山北障少峰峦。

平泉金谷俱陈迹,剩有名区得饱看。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