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梁访天门,忽讶山无底。
穿出碧玲珑,渐深青壁垒。
人影没数重,倒在波涛里。
白云不在天,明月不在水。
落此乱石坳,钟声催不起。
但闻涛隐沦,不测泉终始。
崖高水深深,天寒日色死。
请君雨后来,一赠钧天耳。
度梁访天门,忽讶山无底。
穿出碧玲珑,渐深青壁垒。
人影没数重,倒在波涛里。
白云不在天,明月不在水。
落此乱石坳,钟声催不起。
但闻涛隐沦,不测泉终始。
崖高水深深,天寒日色死。
请君雨后来,一赠钧天耳。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魏源所作的《太室东溪卢岩涧》。诗人以游历卢岩涧为背景,描绘了山中幽深神秘的景象。首句"度梁访天门,忽讶山无底",写出诗人过桥探幽,对山势之深邃感到惊讶。接着"穿出碧玲珑,渐深青壁垒",形象地描绘了山石如碧玉般透明,涧水在青翠山壁间蜿蜒而下。
"人影没数重,倒在波涛里",写出了山涧的幽深和光影的变幻,仿佛人的身影都被淹没在层层叠叠的水波之中。"白云不在天,明月不在水",运用了象征手法,暗示此处的空灵与超脱,云月倒映在水中,更显其静谧。
"落此乱石坳,钟声催不起",诗人身处乱石堆中的低洼处,钟声悠扬却唤不醒沉醉于山水间的自己。"但闻涛隐沦,不测泉终始",进一步强调了山涧的深邃与未知,涛声回荡,泉水源头难以探寻。
最后两句"崖高水深深,天寒日色死",描绘了环境的寒冷与光线的暗淡,强化了山涧的险峻与神秘。诗人邀请读者雨后前来,一同欣赏这如钧天仙乐般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卢岩涧的幽深与神秘,富有诗意和哲理。
望层霄、五云开处。
屏星光射螺浦。
复来七日冬将至,恰则岳神生甫。
梅半吐。
试索笑巡檐,稍稍香风度。
花娇欲语。
问昔日治平,吴公无传,今请为公歌襦袴。
□□□,玉粒家家丰贮。
因人岂关天数。
金城千里谁能护,前召又逢后杜。
□□□。
见说道、长安新筑沙堤路。
班催鹭序。
春色醉蟠桃,胸中色线,待把衮衣补。
天启黄旗运,复见汉黄香。
名高黄榜,飞黄腾入鸳行。
文彩苏黄而上,政事龚黄而右,黄纸选循良。
黄见眉间色,卿月照黄堂。
调黄钟,舞黄鹤,醉鹅黄。
黄云催熟,黄童老叟庆金穰。
间展黄庭一卷,自爱黄花晚节,黄閤日偏长。
印佩黄金斗,黄发半苍苍。
纶巾少驻家山,北窗睡觉南薰起。
黄庭细看,长生秘诀,神仙奇趣。
奈此苍生,愿苏炎熟,仰为霖雨。
趁丹心未老,将整顿乾坤,手为经理。
好是今年庆事。
抱奇孙、一门佳气。
蓬山振佩,麟符重锡,褒纶新美。
玉树参庭,桂枝分种,香浮兰芷。
看他年、接武三槐,长是伴、庄椿岁。
万灶貔貅,便直欲、扫清关洛。
长淮路、夜亭警燧,晓营吹角。
绿鬓将军思饮马,黄头奴子惊闻鹤。
想中原、父老已心知,今非昨。
狂鲵剪,于菟缚。
单于命,春冰薄。
政人人自勇,翘关还槊。
旗帜倚风飞电影,戈铤射月明霜锷。
且莫令、榆柳塞门秋,悲摇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