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门外买湖船,雾气冲云水接天。
只有苏堤金线柳,半笼早日半笼烟。
钱塘门外买湖船,雾气冲云水接天。
只有苏堤金线柳,半笼早日半笼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湖上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开篇“钱塘门外买湖船”,既设定了场景,又透露了诗人的行动,表明他准备在湖上游弋。这一行为本身就暗示着一种向往和追求。
紧接着“雾气冲云水接天”,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这里的“雾气”与“云”、“水”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连绵的意境,似乎诗人所在之处,界限模糊,空间扩张,让读者感受到一片广阔。
第三句“只有苏堤金线柳”,则是对特定景物的描写。这里的“苏堤”指的是苏轼曾经漫步的地方,“金线柳”则形象地比喻了春日柳条随风摇曳,似乎在诉说着诗人与历史之间的某种情感联系。
最后一句“半笼早日半笼烟”,以一种淡远的笔触收束全诗。这里的“半笼”两次出现,既描绘了景象,也传达了一种意境——诗人的心境似乎被这份朦胧中的湖光山色所笼罩,一切都变得柔和而不确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早晨湖上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与宁静的心境。
长官平昔嗜林丘,僧与开亭待胜游。
修竹回环扶碧瓦,小池方折转清流。
春深鶗鴂催诗句,夜静蟾蜍入酒舟。
只恐政成留不得,县人空此忆韦游。
阳和二月春,草木皆生意。
那知田野间,斯人极憔悴。
殷勤问由来,父老各长喟。
富室不怜贫,千仓尽封闭。
只图价日高,弗念民已弊。
去年值饥荒,自分无噍类。
幸哉活至今,且复遇丰岁。
庶几一饷乐,养育谢天地。
岂期新春来,米谷更翔贵。
况又绝市无,纵有湿且碎。
何由充饥肠,何由饱孥累。
恨不死荒年,免复见忧畏。
我闻父老言,痛切贯心肺。
行行至平洲,景象顿殊异。
白粲玉不如,一升才十四。
问谁长者家,作此利益事。
父老合掌言,子文姓陈氏。
起家本儒生,畴昔乐赈施。
忆昨艰食时,巨室争谋利。
米斗三百馀,独收七十二。
三都数千口,受彼更生惠。
开库质敝衣,假此赒贫匮。
取本不取息,所活岂胜计。
我曹非此翁,久作沟中胔。
吁嗟薄俗中,乃有此高义。
吾邦贤使君,爱民均幼稚。
一闻平粜家,褒赏无不至。
或与旌门闾,或与锡金币。
独有颍川翁,宠光未之被。
故作行路谣,庶彻铃斋邃。
且俾殖利徒,闻风默知愧。
并生穹壤间,与我皆同气。
富者盍怜贫,有如兄恤弟。
恻隐仁之端,人人均有是。
顽然铁石心,何异患风痹。
不仁而多财,聚易散亦易。
惟有种德家,福禄可长世。
不闻眉山苏,盛美光传记。
卖田救年荒,生子为国器。
不见南浦毛,一惟利是嗜。
积谷幸年荒,生子遭黥隶。
天道极昭明,勿作幽远视。
谁欤为斯谣,西山真隐吏。
《浦城劝粜》【宋·真德秀】阳和二月春,草木皆生意。那知田野间,斯人极憔悴。殷勤问由来,父老各长喟。富室不怜贫,千仓尽封闭。只图价日高,弗念民已弊。去年值饥荒,自分无噍类。幸哉活至今,且复遇丰岁。庶几一饷乐,养育谢天地。岂期新春来,米谷更翔贵。况又绝市无,纵有湿且碎。何由充饥肠,何由饱孥累。恨不死荒年,免复见忧畏。我闻父老言,痛切贯心肺。行行至平洲,景象顿殊异。白粲玉不如,一升才十四。问谁长者家,作此利益事。父老合掌言,子文姓陈氏。起家本儒生,畴昔乐赈施。忆昨艰食时,巨室争谋利。米斗三百馀,独收七十二。三都数千口,受彼更生惠。开库质敝衣,假此赒贫匮。取本不取息,所活岂胜计。我曹非此翁,久作沟中胔。吁嗟薄俗中,乃有此高义。吾邦贤使君,爱民均幼稚。一闻平粜家,褒赏无不至。或与旌门闾,或与锡金币。独有颍川翁,宠光未之被。故作行路谣,庶彻铃斋邃。且俾殖利徒,闻风默知愧。并生穹壤间,与我皆同气。富者盍怜贫,有如兄恤弟。恻隐仁之端,人人均有是。顽然铁石心,何异患风痹。不仁而多财,聚易散亦易。惟有种德家,福禄可长世。不闻眉山苏,盛美光传记。卖田救年荒,生子为国器。不见南浦毛,一惟利是嗜。积谷幸年荒,生子遭黥隶。天道极昭明,勿作幽远视。谁欤为斯谣,西山真隐吏。
https://shici.929r.com/shici/9WMptMr2k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