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浦城劝粜》
《浦城劝粜》全文
宋 / 真德秀   形式: 古风

阳和二月春,草木皆生意。

那知田野间,斯人极憔悴。

殷勤问由来,父老各长喟。

富室不怜贫,千仓尽封闭。

只图价日高,弗念民已弊。

去年值饥荒,自分无噍类。

幸哉活至今,且复遇丰岁。

庶几一饷乐,养育谢天地。

岂期新春来,米谷更翔贵。

况又绝市无,纵有湿且碎。

何由充饥肠,何由饱孥累。

恨不死荒年,免复见忧畏。

我闻父老言,痛切贯心肺。

行行至平洲,景象顿殊异。

白粲玉不如,一升才十四。

问谁长者家,作此利益事。

父老合掌言,子文姓陈氏。

起家本儒生,畴昔乐赈施。

忆昨艰食时,巨室争谋利。

米斗三百馀,独收七十二。

三都数千口,受彼更生惠。

开库质敝衣,假此赒贫匮。

取本不取息,所活岂胜计。

我曹非此翁,久作沟中胔。

吁嗟薄俗中,乃有此高义。

吾邦贤使君,爱民均幼稚。

一闻平粜家,褒赏无不至。

或与旌门闾,或与锡金币。

独有颍川翁,宠光未之被。

故作行路谣,庶彻铃斋邃。

且俾殖利徒,闻风默知愧。

并生穹壤间,与我皆同气。

富者盍怜贫,有如兄恤弟。

恻隐仁之端,人人均有是。

顽然铁石心,何异患风痹。

不仁而多财,聚易散亦易。

惟有种德家,福禄可长世。

不闻眉山苏,盛美光传记。

卖田救年荒,生子为国器。

不见南浦毛,一惟利是嗜。

积谷幸年荒,生子遭黥隶。

天道极昭明,勿作幽远视。

谁欤为斯谣,西山真隐吏。

(0)
注释
阳和:温暖的。
生意:生机。
憔悴:极度困苦。
父老:乡亲长辈。
怜贫:怜悯穷人。
饥荒:严重的粮食短缺。
丰岁:丰收之年。
庶几:或许,希望。
翔贵:价格上涨。
绝市:市场断绝。
痛切:深切。
平洲:平坦的沙洲。
白粲:白米。
子文:人名。
儒生:读书人。
赈施:救济。
巨室:豪族。
旌门闾:表彰门第。
锡金币:金银赏赐。
铃斋:官署。
殖利徒:追求利润的人。
穹壤:天地。
兄恤弟:兄弟般的关怀。
眉山苏:苏东坡。
南浦毛:毛姓人。
黥隶:受刑罚的人。
幽远:偏远,暗淡。
西山真隐吏:隐居的官员。
翻译
春天温暖的二月,万物充满生机。
却不知田野间,有人极度困苦。
热心询问原因,乡亲们深深叹息。
富户不肯怜悯穷人,粮仓全部紧闭。
只求价格日高,不顾百姓困苦。
去年遭遇饥荒,自料无法存活。
幸运的是活到现在,又逢丰收之年。
希望能有一时的欢乐,感恩天地养育。
没想到新年到来,米谷价格更高。
市场断绝,即使有也潮湿破碎。
如何填饱肚子,如何养活家人。
遗憾没有早死在荒年,以免再受忧虑。
我听父老诉说,心中悲痛万分。
行走在平坦的沙洲,景象大不相同。
白米如玉,但一升仅售十四钱。
询问哪家长者,做出这样的善举。
父老合掌回答,是陈子文家。
他出身儒生,过去乐于救济他人。
回忆起饥饿的日子,豪族争相逐利。
米价高达三百多,他却只收七十二。
数千人口的三都,因此得以重生。
他打开仓库典当旧衣,救济贫困。
他只取本金不取利息,救活的人难以计数。
我们若非这位老人,早已饿死沟壑。
在这浅薄的世风中,竟有这般高尚情操。
我们的贤能官员,爱护百姓如同幼童。
一旦听说平价卖粮的人,奖赏无微不至。
有的赐予门第荣誉,有的赠以金银。
只有颍川那位老人,未蒙受恩宠。
所以我写下这首歌谣,希望传到官署深处。
让那些追求利润的人,听到后默默感到羞愧。
我们同生活在天地间,都是同胞。
富人何不怜悯穷人,如同兄弟般关怀。
同情是仁爱的起点,人人都应具备。
铁石般的心肠,与患风瘫有何区别。
不仁且富有,聚敛容易,散去也快。
唯有种下善德之家,福禄才能长久。
没听说眉山的苏东坡,他的美德流传史册。
他卖田度过饥荒,儿子成为国家栋梁。
不像南浦的毛姓人,一心追逐私利。
有人因积粮而庆幸饥荒,儿子却因此受刑。
天道公正分明,不应忽视底层苦难。
是谁创作了这首歌谣,他是西山的隐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真德秀的《浦城劝粜》,描绘了春天里乡村的景象,但贫富悬殊,富户囤积粮食导致价格上涨,百姓生活困苦。诗人同情农民的疾苦,特别提到一位姓陈的儒生,陈子文,他曾在饥荒时以低价购入米粮,再以成本价出售,救济贫困,却不取利息。他的善举对比出当时社会风气的冷漠,只有少数像陈子文这样的贤者在行善。诗人呼吁富人应体恤贫者,因为仁慈是人的本性,而贪婪只会带来短暂的财富。他还提及当地官员对陈子文的忽视,希望这首诗能让那些逐利之人感到羞愧,并提倡全社会学习陈子文的美德。最后,诗人以苏东坡和毛一鹭为例,前者卖田救荒,后者却唯利是图,以此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具有强烈的劝诫意味。

作者介绍
真德秀

真德秀
朝代:宋   号:西山   籍贯:福建路建宁府浦城县(今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   生辰: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0日

真德秀(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0日),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号西山。福建路建宁府浦城县(今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人 。南宋后期理学家、大臣,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有《真文忠公集》都传世。 
猜你喜欢

送潘左史和甫归吴门

琼筵祖饯惜君才,别后吴吟日几回。

坐看青山帆外转,更怜黄菊客边开。

长江日动鼋鼍窟,旧国霜飞麋鹿台。

归去逢人说帝子,盛名却自险中来。

(0)

答宋鸿胪仁甫寄书

登高曾约帝京楼,九日黄花各自秋。

明月相关今夜梦,白云同寄故园愁。

征夫塞上功何晚,代马霜前嘶未休。

官舍寂寥应抚剑,更将尺素问淹留。

(0)

石门秋夜有怀

歇马空山夕,劳歌塞上归。

野霜明古剑,峡月冷秋衣。

坐里蛩螀乱,愁边乌鹊飞。

酒杯时在手,不与故人挥。

(0)

秋日即事五首·其一

八月边烽起,燕关入引弓。

檄飞三辅道,气激五都雄。

戍角寒云外,城乌夜色中。

不知枕戈者,愁绝竟谁功。

(0)

赋得江南山水纪胜歌并寿毛友梅封君

君不见吴山高起千万丈,上有烟岚变化出奇状。

影照江流湖水地镜分,下抱太空各垂文光密星象。

晓日波平如熨横素罗,幽鸟低飞閒来往。

岸芦石树小径斜,隔岭樵歌应渔唱。

山根湖脉下相通,福基寿域深且广。

武陵主人偏嗜黄精淡可食,子孙皆换仙骨格。

望云何由并称觞,时复驰神到乡国。

元气混沌含孝胚,圣人独知立兹德。

堂中高挂二仙图,木公金母若旧识。

两颜不衰百岁期,际天海色苍茫浩无极。

(0)

得王希元书有感

客子寄书来,关山正雨雪。

恍如对面时,翻然几披阅。

冻笔挥亦难,言之意弥切。

驿树共萧条,而能念薄劣。

我今知尔心,可置管鲍列。

人生多交游,但恐久离别。

盛年拟会期,白首独愁绝。

有怀空自歌,月明谁击节。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