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边烽起,燕关入引弓。
檄飞三辅道,气激五都雄。
戍角寒云外,城乌夜色中。
不知枕戈者,愁绝竟谁功。
八月边烽起,燕关入引弓。
檄飞三辅道,气激五都雄。
戍角寒云外,城乌夜色中。
不知枕戈者,愁绝竟谁功。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烽火连天的紧张局势,以及朝廷紧急征兵的壮烈场面。开篇“八月边烽起,燕关入引弓”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边塞战事的紧迫,烽火四起,箭矢如雨,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接着“檄飞三辅道,气激五都雄”两句,通过“檄”字,形象地表现了朝廷迅速动员军队的行动,同时“气激五都雄”则渲染出一种英雄豪迈的气息,暗示了士气高昂的军队即将奔赴战场。
“戍角寒云外,城乌夜色中”描绘了一幅夜晚边塞的凄凉景象,戍楼上的号角声在寒冷的云层之外回荡,城头的乌鸦在昏暗的夜色中盘旋,营造出一种肃杀而又悲壮的氛围。最后,“不知枕戈者,愁绝竟谁功”表达了对那些枕戈待旦、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士兵们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结果的忧虑,同时也蕴含着对胜利者的期待与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关战事的描绘,展现了明代边防的紧张局势,以及诗人对于国家安危、士兵命运的深切关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