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吴山高起千万丈,上有烟岚变化出奇状。
影照江流湖水地镜分,下抱太空各垂文光密星象。
晓日波平如熨横素罗,幽鸟低飞閒来往。
岸芦石树小径斜,隔岭樵歌应渔唱。
山根湖脉下相通,福基寿域深且广。
武陵主人偏嗜黄精淡可食,子孙皆换仙骨格。
望云何由并称觞,时复驰神到乡国。
元气混沌含孝胚,圣人独知立兹德。
堂中高挂二仙图,木公金母若旧识。
两颜不衰百岁期,际天海色苍茫浩无极。
君不见吴山高起千万丈,上有烟岚变化出奇状。
影照江流湖水地镜分,下抱太空各垂文光密星象。
晓日波平如熨横素罗,幽鸟低飞閒来往。
岸芦石树小径斜,隔岭樵歌应渔唱。
山根湖脉下相通,福基寿域深且广。
武陵主人偏嗜黄精淡可食,子孙皆换仙骨格。
望云何由并称觞,时复驰神到乡国。
元气混沌含孝胚,圣人独知立兹德。
堂中高挂二仙图,木公金母若旧识。
两颜不衰百岁期,际天海色苍茫浩无极。
此诗描绘了江南山水的壮丽与灵秀,以吴山为引,展开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山峦、江流、湖水、日光、幽鸟、芦苇、树木、樵歌、渔唱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山与水的交融,日光的照耀,以及自然界的生灵活动,共同构成了和谐共生的生态景象。
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还融入了对长寿、仙骨、孝道、圣德等人文主题的思考。通过“武陵主人”与“子孙”的形象,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家族传承与长寿的祝愿。同时,“堂中高挂二仙图”这一细节,进一步深化了对神仙境界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追求。
瘦苔寒更积。话梦痕前度,古庭烟寂。琴尊几年隔。
又东风人世,晨星词客。愁缣恨墨。
护尘封、笼纱自碧。
恁悤悤、吟到黄垆,容易鬓丝催白。还忆。
山青岭外花发。城南那番笺擘,芳韶暗惜。
凭翠羽,诉陈迹。
纵看花人在,霜浓春浅,怕歰梅边旧笛。
只孤弦、犹抱冬心,岁寒耐得。
青骢辔,金牛车,一时宾从高阳徒。
城东邸第三四区,天气澹沲春三初。
主人爱客倾中厨,卜欢不知清夜徂。
罥缨绝烛欢有馀,卷波令格兵法诛。
客狂起舞作旋胡,主亦击缶呼呜呜。
人生浮草无根株,齿发日悴颜日枯。
含珠乌能润黄垆,今日不乐将何如。
君不见城南相国,斲棺杀枯颅。
身名只共菹醢俱,仕宦何用执金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