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哉天马脱衢奔,不及东皇御晓暾。
策我雷鞭惊大觉,借君狮力捍旁门。
淡从有味生无味,心到孤存自众存。
五岳高寒尘不滓,何年毕谢向平婚?
咄哉天马脱衢奔,不及东皇御晓暾。
策我雷鞭惊大觉,借君狮力捍旁门。
淡从有味生无味,心到孤存自众存。
五岳高寒尘不滓,何年毕谢向平婚?
这首诗以“天马”为引子,展开了一幅生动的想象画卷。首句“咄哉天马脱衢奔”,以“咄哉”二字开篇,表达出对天马突然脱缰狂奔的惊叹与惊讶,形象地描绘了天马在道路上自由奔腾的场景。接着,“不及东皇御晓暾”一句,将天马与东皇(传说中的太阳神)相比较,暗示天马虽疾速,却无法与太阳神驾驭的曙光相比,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与神话传说融合在一起。
“策我雷鞭惊大觉,借君狮力捍旁门”两句,进一步通过“雷鞭”和“狮力”的比喻,展现了天马的力量与勇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豪情与决心。诗人似乎在借助天马的力量,挑战未知,守护着心中的信念与理想。
“淡从有味生无味,心到孤存自众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能够从“有味”中体悟到“无味”的真谛,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同时,内心的孤独并不意味着被世界遗忘,相反,正是这种孤独使人在人群中依然保持自我,坚守自己的信念与价值。
最后,“五岳高寒尘不滓,何年毕谢向平婚?”以五岳的高寒景象作结,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的崇高与纯净,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何时才能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反思,也是对整个社会和历史进程的追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力量、智慧以及理想境界的向往与探索,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深刻的哲学内涵。
人生非金石,寿夭不自知。
一日复一日,亦或至耄期。
方其未死间,早夜勿自欺。
嗟彼陷溺者,太山起毫釐。
努力戒惰偷,尧舜可庶几。
我今齿发弊,彊健复几时。
一寸学古心,自视犹可为。
鸡鸣推枕起,为善亦孳孳。
天定终胜人,吾世或未衰。
素业果有传,三复吾此诗。
七十未捐书,正恐死乃息。
起挑窗下灯,度此风雨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