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放丙午末,归来辛亥初。
不谈天下事,犹诵古人书。
利病明诸掌,危疑儆后车。
他时果无悔,载籍定欺予。
罪放丙午末,归来辛亥初。
不谈天下事,犹诵古人书。
利病明诸掌,危疑儆后车。
他时果无悔,载籍定欺予。
这段诗文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张元干所作,其深含哲理,表现了诗人个人的人生态度和对历史的深刻洞察。
"罪放丙午末,归来辛亥初。"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的个人遭遇,丙午年被革职流放,最终在辛亥年得以返回。这段经历对于诗人来说,无疑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
"不谈天下事,犹诵古人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世政治的淡然态度,以及他对历史文化知识的珍视和尊重。在遭遇挫折后,他选择了远离尘嚣,潜心研究古籍。
"利病明诸掌,危疑儆后车。" 这两句则是诗人从个人经历中总结出的哲理。他认识到,在危机来临时,能够预见并治愈现实中的“疾病”(比喻指社会问题),对于未来才不至于迷惑和担忧。
"他时果无悔,载籍定欺予。"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以及对历史记载真实性的坚信。他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而历史的记录也应该是真实不虚的。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遭遇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历史、文化和个人命运的深刻理解。
公镇西都拥剧权,远嗟穷苦寄新篇。
气雄迥出关河外,句险空惊鱼鸟前。
玉帐夜严兵似水,茅斋春静草如烟。
才愚荣悴皆殊绝,自笑相酬更斐然。
一气破散万事起,独有篆籀含其真。
周鼓秦山坏已久,下至唐室始有人。
宗臣转注得天法,质虽浑厚气乃振。
人间所存十数处,丰疏异体世共珍。
其中琅邪石泉记,比之他法殊不伦。
铁锁关连玉钩壮,曲处力可持万钧。
复疑蛟虬植爪角,隐入翠壁蟠未伸。
近来欲眼苦不赏,惟有风月时相亲。
紫微仙人谪此守,此地胜绝旧喜闻。
公馀往观领宾从,猎猎画隼摇青春。
远休车骑步泉侧,酌泉爱篆移朝昏。
挥弄潺湲玩点画,情通恍惚疑前身。
作诗缄本远相寄,邀我共赋意甚勤。
昨承见教久阁笔,压以大句尤难文。
高风胜事日倾倒,安得身寄西飞云。
《和永叔琅邪山庶子泉阳冰石篆诗》【宋·苏舜钦】一气破散万事起,独有篆籀含其真。周鼓秦山坏已久,下至唐室始有人。宗臣转注得天法,质虽浑厚气乃振。人间所存十数处,丰疏异体世共珍。其中琅邪石泉记,比之他法殊不伦。铁锁关连玉钩壮,曲处力可持万钧。复疑蛟虬植爪角,隐入翠壁蟠未伸。近来欲眼苦不赏,惟有风月时相亲。紫微仙人谪此守,此地胜绝旧喜闻。公馀往观领宾从,猎猎画隼摇青春。远休车骑步泉侧,酌泉爱篆移朝昏。挥弄潺湲玩点画,情通恍惚疑前身。作诗缄本远相寄,邀我共赋意甚勤。昨承见教久阁笔,压以大句尤难文。高风胜事日倾倒,安得身寄西飞云。
https://shici.929r.com/shici/pLzVZ5z.html
明诏初发中,奉慈讲升祔。
考典下容台,集议付近署。
双礼稽国章,大义推经据。
参覆经宰司,裁定皆宸虑。
献后正壶仪,仍几被遗顾。
拥佑隆帝室,清夷赞王路。
懿主钟景命,禖宫开庆祚。
灵长繄发祥,熙洽本垂裕。
蓬阙邈仙軿,柏城拱寒树。
别飨隔昭穆,时思怵霜露。
阳月日上辛,斋居待清曙。
当衙荐宝册,夹道陈卤簿。
玉色俨庄栗,渊衷缅驰慕。
端闱出翟车,黄道回天步。
千官陪祠庭,秘祐宁神御。
盛德配不祧,至孝始如素。
穹厚昭精纯,蕃夷入仪注。
涣汗肆庆宥,需云均膏饫。
广爱形海区,教忠宪侯度。
下臣叨载笔,书法资典故。
秀极武夷峰,清才气所融。
香名传日下,胜范迪时中。
大对承三道,清篇滞半通。
新吟池草绿,故事幕莲红。
参画文无害,沈英位未充。
谈高起废疾,檄壮愈头风。
圭璧严书殿,房心敞帝宫。
行颁上方笔,客特荐扬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