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谢直城中,因栖羽士宫。
秋声上苑别,芳树小山同。
玄览何能遣,幽思或未通。
祗馀悬解意,可以息微躬。
暂谢直城中,因栖羽士宫。
秋声上苑别,芳树小山同。
玄览何能遣,幽思或未通。
祗馀悬解意,可以息微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短暂离开繁忙的都市生活,栖身于道观之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的过程。通过“暂谢直城中”,诗人表达了对尘世喧嚣的暂时告别,选择了一种更为内省和超脱的生活方式。
“因栖羽士宫”则点明了诗人所栖身之处是道士居住的宫殿,暗示了他寻求精神寄托和修行的愿望。接下来的“秋声上苑别,芳树小山同”两句,运用了自然景象来营造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秋风中的声音与上苑的美景相映成趣,芳树与小山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玄览何能遣,幽思或未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思考。面对深邃的宇宙和内心的幽思,诗人感到难以完全释怀,似乎在寻求某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理解。最后,“祗馀悬解意,可以息微躬”则表明了诗人通过这次经历,找到了一种能够安抚心灵的方法,或许是一种哲学上的领悟,或者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使得他的身心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慰藉和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世俗到超脱的心灵之旅,以及在自然与哲学思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过程,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乌林赤壁事已陈,黄州赤壁天下闻。
东坡居士妙言语,赋到此翁无古人。
江流浩浩日东注,老石轮囷饱烟雨。
雪堂尚在人不来,黄鹄而今定何许。
此赋可歌仍可弦,此画可与俱流传。
沙埋折戟洞庭岸,访古壮怀宽黯然。
桃花结子杏花落,蛱蝶飞来绕新绿。
胭脂如醉春意浓,嫣然一笑桃杏俗。
蔷薇之露不涴衣,玉颊仿佛生頩姿。
无双国色自爱惜,描貌安用诗人诗。
雨湿东风三月尾,夜寒烧烛照花睡。
索花劝饮乾百壶,美人羞死颦眉翠。
笋舆呕轧度何许,水满东皋新过雨。
主人倒屣出门迎,喜气津津贯眉宇。
别易会难宜少留,清谈绝倒殊不休。
青衿诵诗劝客饮,客亦歌然争旅酬。
向来青鬓今白首,自古交情难耐久。
从今乘兴时一来,请属细君多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