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其九》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其九》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帝释窟之东,渐教昧随机。

三净安得常,仰见群雁飞。

诒言众食乏,应声投身遗。

悲感动见闻,执情终以移。

人岂不如鸟,圣化良有时。

至今窣堵坡,照耀同吾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佛教故事中的一个场景,通过帝释窟与雁群的形象,探讨了佛法的随机应变与慈悲精神。首句“帝释窟之东,渐教昧随机”点明了地点与主题,暗示了佛法的深奥与灵活。接着,“三净安得常,仰见群雁飞”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引出对佛法中清净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诒言众食乏,应声投身遗”描述了一只雁因众生缺乏食物而主动牺牲自己的情节,体现了佛教中的大慈大悲精神。这一行为触动了旁观者的情感,使他们深受感动,从而改变了态度或行为,象征着佛法的影响力和转化力量。“悲感动见闻,执情终以移”强调了佛法能够感化人心,改变人的固执情感。

最后,“人岂不如鸟,圣化良有时”提出疑问,是否人类不能像鸟类那样理解并实践佛法?但紧接着,“至今窣堵坡,照耀同吾师”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表示佛法的智慧如同窣堵坡(佛塔)一样,永远照亮着修行者的心路,与佛陀的教导相呼应。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思想中慈悲、转化与永恒的光辉。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太公孔子

禔身涉世谩多忧,运去时来不自由。

孔子三千难变鲁,太公八十尚兴周。

星辰岁久常差度,江海潮生会倒流。

万有盈亏理如是,可须悭作醉乡游。

(0)

初秋八首·其三

苍然万术白蘋烟,播落鱼龙有岁年。

人似许玄登望怯,客如平子学愁偏。

空怀神女虚无宅,近有秋风缥缈篇。

日暮飘零更何所,翩翩雁翅独超前。

(0)

丑奴儿/采桑子

凌波台畔花如剪,几点吴霜。烟淡云黄。

东阁何人见晚妆。江南春近书千里,谁寄清香。

别墅横塘。鼓角声中又夕阳。

(0)

胡笳曲.二拍

独立缥缈之飞楼,高视乾坤又何愁。

江风萧萧云拂地,笛声愤怒哀中流。

邻鸡野哭如昨日,昨日晚晴今日黑。

苍皇已就长途往,欲往城南忘南北。

(0)

崔镇驿

万里中原役,北风天正凉。

黄沙漫道路,苍耳满衣裳。

野阔人声小,日斜驹影长。

解鞍身似梦,游子意茫茫。

(0)

春江花月夜

小砑红笺茜金屑,上管免毫团紫血。

阁上花神艳连缬,那似璧月句妖绝。

结绮双双描风凰,望仙两两画鸳鸯。

无愁天子限长江,花底死活酒庇王。

胭脂臂捉丽华窘,更衣殿秘绛灯引。

龙绡贴肉汗风忍,七华口令着人紧。

玳筵顶飞香雾腻,银烛媚客灭几次。

强饮犀桃江令醉,承思夜夜临春睡。

麟带切红红欲堕,鸾钗盘雪尾梢翠。

梦中麝白桃花回,半面天烟乳玉飞。

碧心跳脱红丝匼,惊破金猊香着月。

殿头卤簿绣发女,签重慵多吹不起。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