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台畔花如剪,几点吴霜。烟淡云黄。
东阁何人见晚妆。江南春近书千里,谁寄清香。
别墅横塘。鼓角声中又夕阳。
凌波台畔花如剪,几点吴霜。烟淡云黄。
东阁何人见晚妆。江南春近书千里,谁寄清香。
别墅横塘。鼓角声中又夕阳。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方干的作品,名为《丑奴儿·采桑子》。方干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而这首诗则体现了他对春日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和深情寄托。
“凌波台畔花如剪,几点吴霜。”这里运用了鲜明的比喻,将花瓣比作精美的剪纸,既形容了花的轻盈,也暗示了春日的清新。吴霜指的是细小的露珠,这里以“几点”来形容,其实是对春天微妙气氛的捕捉。
“烟淡云黄。”此句描绘出一幅春日的柔和景象,烟与云交织在一起,色彩温润,给人一种舒缓宁静的感觉。
“东阁何人见晚妆。”这里诗人通过设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那个能够欣赏到如此美好春光的人的向往。晚妆通常指的是女子出门前最后的装扮,这里则象征着自然界在春天的最终装饰。
“江南春近书千里,谁寄清香。”诗人想象着远方的亲朋好友,在这美好的春日里,是否也能感受到这份清新的气息。这里的“书”字暗示了书信,即通过文字来传递情感和信息。
“别墅横塘。”此句描写了一种宁静闲适的田园风光,别墅指的是乡间的小屋,而横塘则是小路,这里构建出一幅平淡却自在的生活图景。
“鼓角声中又夕阳。”最后一句以鲜明的对比手法,将军事的鼓角声与和煦的夕阳相对置,表现了诗人对于战争气氛与和平生活之间矛盾的情感,也许在表达一种希望能够远离战乱,享受简单而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心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与和平之间选择的深刻思考。
支那有一士,韬迹居越东。
抗志稀纯素,笃性秉渊冲。
意旷九州外,神游三代中。
如伤惓心目,无告哀残癃。
一夫苟不获,丛疚在厥躬。
陈词就重华,问道访崆洞。
著书累万言,吾道终未穷。
哲人不偶世,至论无污隆。
岂惟跻小康,将以致大同。
挟策献太平,畴能识王通。
抱玉贵善藏,活国徯良工。
感子他山意,错石资磨砻。
已矣吾何悲,矫首咨鸿濛。
蓬蒿仲蔚青云客,年时萧飒江上宅。
徵书累下动四海,饮酒高歌满七泽。
十年诗句芳树春,百尺楼开风雨夕。
我来弭棹秋风凉,搴罗酌酒升君堂。
银盘绛蜡照深夜,宾从酣呼尽百觞。
君家高楼杳何许,白云绿波湘之浒。
怆然示我烟雨图,眼中楼榭如经睹。
秋色冥连碧湖树,雨声斜落铜官渚。
别有伤心灯烛寒,坐听西风鸿雁苦。
灯烛辉辉雁飞北,满目烽尘痛京国。
长乐钟鼓夜雨沉,九衢楼馆豺狼塞。
湖淀深寒饮万马,祠坛白日摧松柏。
是时翠舆河渚游,蛟龙嶪嶪风波愁。
函谷丸泥那可度,黄河浊浪大如邱。
以兹慷慨发悲歌,潇湘八月秋雨多。
黑麋峰下新诗哦,洞庭木落增微波。
苍梧之野叫虞舜,丛篁明灭泣湘娥。
还君此图三叹息,湘川千里恨无极。
月黑雨湿闻荒鸡,楼头剑影双虹霓。
《湘雨楼图歌为张语山观察祖同世丈赋》【清·李稷勋】蓬蒿仲蔚青云客,年时萧飒江上宅。徵书累下动四海,饮酒高歌满七泽。十年诗句芳树春,百尺楼开风雨夕。我来弭棹秋风凉,搴罗酌酒升君堂。银盘绛蜡照深夜,宾从酣呼尽百觞。君家高楼杳何许,白云绿波湘之浒。怆然示我烟雨图,眼中楼榭如经睹。秋色冥连碧湖树,雨声斜落铜官渚。别有伤心灯烛寒,坐听西风鸿雁苦。灯烛辉辉雁飞北,满目烽尘痛京国。长乐钟鼓夜雨沉,九衢楼馆豺狼塞。湖淀深寒饮万马,祠坛白日摧松柏。是时翠舆河渚游,蛟龙嶪嶪风波愁。函谷丸泥那可度,黄河浊浪大如邱。以兹慷慨发悲歌,潇湘八月秋雨多。黑麋峰下新诗哦,洞庭木落增微波。苍梧之野叫虞舜,丛篁明灭泣湘娥。还君此图三叹息,湘川千里恨无极。月黑雨湿闻荒鸡,楼头剑影双虹霓。
https://shici.929r.com/shici/u7nnJm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