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泷谣四章》
《上泷谣四章》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四言诗

宁上三峡,莫上六泷。上泷犹可,下泷杀我。

船随飞流,入于泷湫。千尺之势,十沉一浮。

篙直如箭,船石不见。篙曲如弓,船石相舂。

上泷船单,下泷船双。六泷可过,一石不容。

(0)
鉴赏

这首诗《上泷谣四章》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与六泷险峻的航道,以及行船者面对这种险境时的恐惧与坚韧。

“宁上三峡,莫上六泷。”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将三峡与六泷的险恶进行鲜明的对比,强调了六泷之险远超三峡。“上泷犹可,下泷杀我。”进一步说明下行六泷的危险性,仿佛在说,即使上行也尚能承受,但下行则可能带来致命的威胁。“船随飞流,入于泷湫。”形象地描绘了船只随着湍急的水流,进入深邃的险滩之中。“千尺之势,十沉一浮。”形容水流之急,船只上下颠簸,犹如在千尺高的悬崖边摇摆。“篙直如箭,船石不见。”描述了船夫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只能依靠直如利箭的竹篙,与岩石擦肩而过,连石头都难以看清。“篙曲如弓,船石相舂。”当船行至更为狭窄和曲折的航道时,船夫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让竹篙弯曲如弓,与岩石激烈碰撞。“上泷船单,下泷船双。”指出上行时船只往往单行,下行时则需双船并行,以增加安全系数。“六泷可过,一石不容。”最后总结,尽管六泷险象环生,但只要避开那不可逾越的巨石,还是有可能安全通过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古代行船者在面对自然险境时的智慧、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斗争的深刻主题。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辞辇行

汉家代久淳风薄,帝重微行极荒乐。

青娥三千奉一人,班女不以色事君。

朝停玉辇诏同载,三十六宫皆眄睐。

不惊六马缓天仪,从容鸣环前致辞。

君恩如海深难竭,妾命如丝轻易绝。

愿陪阿母同小星,敢使太阳齐万物。

周末幽王不可宗,妾闻上圣遗休风。

五更三老待白日,八十一女居深宫。

愿将辇内有馀席,回赐忠臣妾恩泽。

一时节义动贤君,千年名姓香氛氲,渐台水死何伤闻。

(0)

奉和禁苑饯别应令

大藩初锡瑞,出牧迩皇京。

暂以绿车重,言承朱传荣。

舒桃临远骑,垂柳映京营。

惠化宣千里,威风动百城。

禁籞芳嘉节,神襟饯送情。

金笳催别景,玉琯切离声。

野花开更落,山鸟哢还惊。

微臣夙多幸,薄宦奉储明。

钓台惭作赋,伊水滥闻笙。

怀德良知久,酬恩识命轻。

(0)

感春三首·其二

黄黄芜菁花,桃李事已退。

狂风簸枯榆,狼籍九衢内。

春序一如此,汝颜安足赖。

谁能驾飞车,相从观海外。

(0)

游城南十六首·其十二出城

暂出城门蹋青草,远于林下见春山。

应须韦杜家家到,祗有今朝一日闲。

(0)

送侯喜

已作龙钟后时者,懒于街里蹋尘埃。

如今便别长官去,直到新年衙日来。

(0)

无题·其三

紫蜡融花蒂,红绵拭镜尘。

梦狂翻惜夜,妆懒厌凌晨。

茜袖啼痕数,香笺墨色新。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