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中忆止言澹归》
《道中忆止言澹归》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匡山计日至,京口望人来。

几时同到岸,扶我一登台。

群雁惊风起,孤舟乘月开。

章江寒色动,无那暮砧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旅途中的思绪与情感。首句“匡山计日至,京口望人来”,表达了诗人对目的地的期待,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下来,“几时同到岸,扶我一登台”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渴望与友人一同到达彼岸,共享登高望远的乐趣。

“群雁惊风起,孤舟乘月开”两句,运用了自然景象来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群雁的惊飞与孤舟的启航,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也有面对孤独的无奈与感慨。

“章江寒色动,无那暮砧哀”则是对环境氛围的细腻描绘,通过“寒色”和“暮砧哀”这样的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意境。章江的寒色在夜晚更加凸显,而远处传来的捣衣声(砧声)更是增添了几分哀愁,仿佛在诉说着离别与思念的故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旅途中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以及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复杂心情。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西轩·其二

谷满牛羊路覆莎,翠编终日倦坡陀。

寺依石角高低见,水绕山根曲折多。

风入长松零马尾,人藏病事设禽罗。

方壶海峤知何处,纵得飞腾奈老何。

(0)

龙兴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其一

阴风刮天云自幕,穷山十月愁摇落。

归来囊有惜空虚,石田拟与谁耕凿。

我生正坐儒冠误,终年冻饿如癯鹤。

呜呼一歌兮歌已悲,山鬼为我相追啼。

(0)

目击

悬知九折自成医,瘦骨绵绵尚胜肥。

引睡文书满床榻,病儿犹枕乐天诗。

(0)

磁钓翁·其二

无心不自任公子,手引龙鱼敌万钧。

瓦解弟兄惊坠甑,块居烟雨胜流人。

非关钓誉虽攘臂,未欲垂言却卷纶。

更与甄陶一抔土,铃斋相伴岂无因。

(0)

金牛道中

龙鳞凤翼阻腾骧,仰首青云自渺茫。

汉月满衣谙客思,巴音侧耳觉吾乡。

金牛有路通秦惠,筹笔无功愧蜀王。

祗笑无成谩来往,回头惭愧绿衣郎。

(0)

送张少卿赴召十首·其六

燕子楼成月满栏,缕金衣就酒翻澜。

从前乐府知多少,再到东山记谢安。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