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楼成月满栏,缕金衣就酒翻澜。
从前乐府知多少,再到东山记谢安。
燕子楼成月满栏,缕金衣就酒翻澜。
从前乐府知多少,再到东山记谢安。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属于送别类。全诗通过对燕子楼景色的描绘和对从前乐府的回忆,抒发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燕子楼成月满栏,缕金衣就酒翻澜。"
这两句采用了鲜明的意象,把燕子楼在月光下如同金装玉砌的景致描绘得淋漓尽致。"缕金衣"可能指的是月光下的燕子楼,或者是诗人心中的那份华丽和珍贵。而"就酒翻澜"则表现了诗人在送别之际,借酒来洗去离愁。
"从前乐府知多少,"
这句直接点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乐府"在这里不仅是指音乐,更隐含着对往昔欢乐聚会的怀念。
"再到东山记谢安。"
最后一句提到了历史上的高士谢安,谢安因其清高脱俗而闻名,他常居住在东山。诗人通过这一提及,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即将远去的不舍,以及对友谊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祝愿。
夔子巴峡冲,风物异蜀境。
城居版作屋,江汲地无井。
四郊乏平原,冢墓缘山岭。
人传蚯蚓瘴,俗饮茱萸茗。
女妇尽背篮,老弱多垂瘿。
试问何所因,食彼山泉冷。
岩栖固不少,亦有长细颈。
似闻此土人,其性皆悍犷。
胸中忿畜者,瓮盎成项领。
是说理有之,云胡不自省。
我来适夏初,端坐愁日永。
况经六七月,官舍如沸鼎。
有雨未沾濡,蔬茹空盘皿。
清泉不敢吃,仅免河鱼梗。
投绂归去来,吾乡等箕颍。
路出青山近,招提更可人。
清心钟磬响,远迹簿书尘。
晚日池亭迥,秋风杖屦亲。
频来一尊酒,不畏老僧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