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出青山近,招提更可人。
清心钟磬响,远迹簿书尘。
晚日池亭迥,秋风杖屦亲。
频来一尊酒,不畏老僧嗔。
路出青山近,招提更可人。
清心钟磬响,远迹簿书尘。
晚日池亭迥,秋风杖屦亲。
频来一尊酒,不畏老僧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青山环绕的小路上,接近一座招提寺(可能是佛教寺庙),感到此处环境清幽,远离尘世的纷扰。寺中的钟磬声悠扬,洗涤心灵,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簿书事务。傍晚时分,他在池亭边欣赏着开阔的景色,感受着秋风的轻拂,杖履漫步,显得十分亲近自然。诗人表示会常来这里,即使老僧可能会责怪他贪杯,但他并不在意,享受着这份宁静和友情。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落日沉海云压城,官军多载妇女行。
大弓劲箭自山下,颜色如灰愁上马。
我生不惯生马驹,存者吾子亡吾夫。
毋宁完身吐玉雪,忍使馁肉当熊貙。
青枫岭头望回浦,血指画岩心独苦。
老螭扣地救未及,芳草迷天泪零雨。
卓哉一死可百年,此事已过永泰前。
黄沙野塞多降骨,忠义传中收不得。
儿骑牛,儿骑牛。
两牛渡水当中流,一牛带犊临沙洲。
沙洲泥深没牛足,中流浪高拍牛腹。
长绳坠手衣裹身,前者起顾后俯伏。
牛背攲倾不自由,谁云稳比万斛舟。
待儿出险走平地,画图忽落东海头。
东海头,饭牛之子曾封侯。
我识天根子,于今二十年。
吹箫来翠岭,鼓枻入丹渊。
日出扶桑底,云生建木巅。
人间方夜半,海上得春先。
老我江湖迥,微官岁月迁。
荒泉流竹里,冷雨浸芝田。
发短何为者,君归重惘然。
飞霞浮夕景,定在石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