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岐路事何如,小大荣枯有万殊。
但愿家传无底钵,尽情收拾不论渠。
人间岐路事何如,小大荣枯有万殊。
但愿家传无底钵,尽情收拾不论渠。
这首诗《送化士(其九)》由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通过“人间岐路事何如,小大荣枯有万殊”两句,开篇即以广阔的人间景象和复杂的人生境遇为背景,引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诗人以“万殊”二字,描绘了人生中各种不同的命运与境遇,强调了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接下来,“但愿家传无底钵,尽情收拾不论渠”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的一种超脱态度。这里的“无底钵”象征着无尽的欲望和追求,而“尽情收拾不论渠”则意味着诗人希望人们能够放下那些无尽的欲望和追求,以一种更为平和、超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和挑战。这种思想体现了佛教中对于物质欲望的淡泊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倡导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百态的描绘和对超脱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既富有哲理深度,又具有情感温度,是宋代理想主义与佛教思想融合的佳作。
鄙生秉愚尚,与世实龃龉。
寄身轩裳内,懒惰众不数。
朅来西都游,获并丞相府。
命驾多从君,载酒即得侣。
洛水南北涯,胜事著自古。
名园蔼相望,香刹屹时睹。
最怜薛家溪,架阁在西浒。
浑流激石来,知自嵩少雨。
如从柁楼下,夜听潮生浦。
采珠樱在盘,剥玉笋登俎。
杂花虽云晚,红白尚可取。
兴来倒冠巾,万中一尘土。
想在京辇日,耳目塞如堵。
出憎车马喧,坐厌名利语。
幸兹清景对,醉死亦吾所。
轩冕予已轻,山水君所栾。
相逢说高兴,南望欲奔趠。
今君被国恩,明刑弼予教。
群公许风棱,列郡瞻气貌。
朝廷方急才,悬爵待明效。
美官诚足慕,素约未宜挠。
当怀平生言。
拔足利名罩。
笑谢世俗人,夷犹五湖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