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度春光年二十,绣帏便失鸳鸯偶。
成仁祗在志能坚,取义从容名不朽。
取义成仁乐自知,贪生惜死意何为。
不存白发人间老,愿损红颜地下随。
大慧早参仙女句,芳声倾动侍郎词。
侍郎词赋本悠焉,仙女精神自蔼然。
阿郑品同仙女并,嗟余才短鲰生更。
强将斑管指中飞,共勒贞名传德行。
才度春光年二十,绣帏便失鸳鸯偶。
成仁祗在志能坚,取义从容名不朽。
取义成仁乐自知,贪生惜死意何为。
不存白发人间老,愿损红颜地下随。
大慧早参仙女句,芳声倾动侍郎词。
侍郎词赋本悠焉,仙女精神自蔼然。
阿郑品同仙女并,嗟余才短鲰生更。
强将斑管指中飞,共勒贞名传德行。
这首诗赞美了节妇郑氏的高尚品德与坚定意志。诗中描述了郑氏在青春年华时,因某种原因未能与心爱之人结为伴侣,但她并未因此而放弃对正义与仁义的追求。郑氏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取义成仁”的精神,她的名字也因此永载史册,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诗中提到郑氏的品行与仙女相似,这不仅是一种赞誉,也暗示了她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同时,诗人张駥表达了自己虽才华有限,但愿意以笔墨之力,记录并颂扬郑氏的事迹,希望她的美德能够流传后世,激励更多人向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崇高的道德颂扬,展现了节妇郑氏的非凡人格魅力,以及诗人对她崇高精神的深深敬仰。
道汝弁山住,弁山无汝踪。
念予托一钵,挥手谢诸峰。
小果聊遗爱,空花是旧逢。
乾坤大檀越,到处好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