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看鹤楼二首·其一》
《看鹤楼二首·其一》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石磴盘云到上头,高风五月已惊秋。

眼空四海无纤物,惟见黄河天际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首句“石磴盘云到上头”,以“石磴”为起点,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了一个云雾缭绕的高处世界。这里的“盘云”,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仿佛在云端盘旋的情景,也暗示了登山过程的艰难与险峻,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

第二句“高风五月已惊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五月本是春末夏初,但诗人却感受到如同秋天般的凉爽之风,这不仅是对自然气候的描述,更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对时间流逝、季节更替的敏感感知。这一句通过对比,强化了山巅环境的独特性,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时光流转、人生短暂的思考。

接下来的“眼空四海无纤物”,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时的开阔视野和超然心境。这里的“眼空四海”,既指视觉所及之处广阔无垠,又暗含了诗人超越世俗、心胸宽广的精神境界。而“无纤物”的描述,则强调了诗人眼中世界纯净、无杂念的状态,体现了他追求心灵纯净、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最后一句“惟见黄河天际流”,以黄河作为背景,将画面推向高潮。黄河的流动,不仅是一幅动态的自然景观,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在这里,“天际流”三个字,既描绘了黄河在遥远天边蜿蜒流淌的壮观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永恒的渴望与追求。整句诗通过黄河这一意象,将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完美融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山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位明代理学家在自然面前的超然态度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它不仅是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更是一曲对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深情赞歌。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投壶全中戏成

寸心只在所投中,出手何曾一箭空。

不作秋风铺落叶,端如春草种成丛。

旁观讵敢当勍敌,俯拾无劳命短童。

说与妻孥须办取,如山酒肉贺全功。

(0)

渔家傲·其七斜月

已送清歌归去后。东南楼上人声悄。

冷落尤临弦上调。欢意少。空将万感收残照。

窗外剑光初出鞘。斜窥梦断人年少。

未到盖棺心未了。尘虑扰。双眸竟入扶桑晓。

(0)

宴琼林·其三牡丹

已览遍韶容,最后有花王,芳信来报。

魏妃天与色,拥姚黄、去赏十洲仙岛。

东君到此,缘费尽、天机亦老。为娇多、只恐能言笑。

惹风流烦恼。莫道两都迥出,倩多才、吟看谁好。

为我惨有如花面,说良辰欲过。

须勤向、雕栏秉烛,更休管、夕阳芳草。

算来年、花共人何处,金尊为花倒。

(0)

宴琼林.木香

红紫趁春阑,独万簇琼英,尤未开罢。

问谁共、绿幄宴群真,皓雪肌肤相亚。

华堂路,小桥边,向晴阴一架。

为香清、把作寒梅看,喜风来偏惹。

莫笑因缘,见景跨春空,荣称亭榭。

助巧笑、晓妆如画,有花钿堪借。

新醅泛、寒冰几点,拚今日、醉尤飞斝。

翠罗帏中,卧蟾光碎,何须待还舍。

(0)

调笑歌/调笑令

无语。恨如许。方士归时肠断处。梨花一枝春带雨。

半钿分钗亲付。天长地久相思苦。渺渺鲸波无路。

(0)

和柳子玉官舍十首·其二思山斋

吴儿心著吴山深,终南满目不自慰。

有时蝉蜕书几边,梦到五湖千里外。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