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其四秋枫》
《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其四秋枫》全文
明 / 韩上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别泪芳襟尽染丹,至今啼血未曾乾。

天风一动声如诉,江水微含影已寒。

南郡有香徒烬落,华林无凤共盘桓。

美人千里魂何去,极目伤心不忍看。

(0)
鉴赏

这首诗以悲秋为题,借秋枫之景抒发了深沉的情感。首句“别泪芳襟尽染丹”描绘了一幅离别时泪眼婆娑的画面,以红枫叶象征离别之泪,渲染出一种哀伤的氛围。接着,“至今啼血未曾乾”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将枫叶的红与泪水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与痛苦。

“天风一动声如诉,江水微含影已寒”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风与水赋予情感,风声仿佛在诉说离别的哀愁,江水的倒影在寒意中显得更加凄凉,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意境。

“南郡有香徒烬落,华林无凤共盘桓”则通过对比,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消逝与孤独的存在。南郡的香气虽美,却如同火焰终将熄灭;华林中没有凤凰相伴,象征着孤独与寂寞。这两句深化了主题,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

“美人千里魂何去,极目伤心不忍看”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心痛。美人(此处可能指远方的亲人或爱人)虽远在千里,但其魂魄何处安放?诗人极目远望,却只能看到一片令人心碎的景象,无法承受这份伤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枫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深沉的离别之痛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

韩上桂
朝代:明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猜你喜欢

宿迁义塘早行

土灶灯残洗饭盂,旗车带月驾疲驴。

脚添重袜寒如铁,气拂疏髯冻结珠。

荒坞宿鸦喧雪树,平田饥鹊啄霜芜。

㟃峿渐远晨光动,野店逢人问道涂。

(0)

凌歊台

西晋山河决胜秋,旌旗捲影入浮丘。

离宫满贮三千女,霸国才攘数十州。

塔鹳泣云怜废迹,江鲸喷浪洗馀羞。

诗人兴逐巴潭远,不道秦关老涕流。

(0)

浣溪沙

半亩荒园自看锄,雨中时复撷新蔬。

不须弹铗叹无鱼。

早息机心劳役少,懒闻世事往来疏。

清风明月总赢馀。

(0)

菩萨蛮七首·其五集句

东城江水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见少别离多。

浮生能几何。梧桐相待老。常恐秋风早。

万恨在蛾眉。傍人那得知。

(0)

次韵和王文明绝句漫兴十八首·其十二

梦里分明郅广寒,梦回月落斗阑干。

碧桃吹尽无人觉,满袖西风涕泗漙。

(0)

过闽关

天上丝纶启玉封,欢声雷动八州同。

闽江渺渺通炎海,添作恩波到日东。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