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三十一首·其十一》
《咏史三十一首·其十一》全文
清 / 黄毓祺   形式: 古风

愚闻民所思,是则天所与。

若乃民所怨,岂非天所去。

思汉非一日,讴吟遍寰宇。

从民上合天,大事斯可举。

王常真忠臣,金石等心膂。

何哉申屠刚,亦能作此语。

人畔天所失,人归天所与。

汉帝殆天福,难可人力诩。

将军愧布衣,然诺怀首鼠。

幺么井底蛙,虚交亦奚取。

跃马终黄土,曷繇固吾圉。

群雄方斗野,假号纷云雨。

咸称卯金氏,人心盖如缕。

流离愿一金,终焉死贫窭。

矧乃神明祚,可得而妄处。

润镬膏斧锧,逆节尸撑拄。

丈夫昧废兴,匹夫不犹愈。

卓然王命论,胸中具机杼。

仍劝安丰侯,上书俯且偻。

臣融虽无识,去就颇循矩。

肯事奸伪人,背我真旧主。

投足分轻重,相厚岂筐筥。

譬诸左右手,形骸化吾汝。

攀龙附凤皇,倏忽生毛羽。

下视隗嚣宫,秋风动禾黍。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丰富的想象力,探讨了历史进程中的民情与天意、忠臣与奸佞、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关系。诗人通过“愚闻民所思,是则天所与”开篇,强调民众的意愿与天意的契合,引出对历史人物行为的思考。

“思汉非一日,讴吟遍寰宇”,表达了对汉朝的深切怀念,以及民间对汉朝的广泛歌颂。接着,“从民上合天,大事斯可举”指出顺应民心与天意,可以成就大业。诗人进一步赞扬了忠臣王常的忠诚,并引用申屠刚的话,强调人民的离散与回归对国家兴衰的影响。

“人畔天所失,人归天所与”揭示了人民的流动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诗人认为,汉帝的福泽源自天意,难以用人力夸耀。在群雄争霸的时代,将军王常的谦逊与犹豫被比作井底之蛙的虚交,最终却无法避免死亡的命运。诗人通过这些对比,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谦逊与傲慢的不同看法。

“卓然王命论,胸中具机杼”赞扬了王常的远见卓识,以及他劝谏安丰侯的勇气。诗人通过“臣融虽无识,去就颇循矩”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拒绝与奸佞之人合作,坚持效忠于真正的主人。最后,“譬诸左右手,形骸化吾汝”将自己比喻为王常的左右手,强调了忠诚与一体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具体人物和事件的描绘,探讨了忠诚、智慧、命运与选择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黄毓祺
朝代:清

字介子,天启元年恩贡,性孝友,慷慨负奇气,于学无所不窥,忧时感事发于诗。与弟毓礽知名于里。乙酉之变,投笔勇赴,城破卒于狱中,年六十一岁,邑志忠义传,著有古杏堂集、大愚老人集。
猜你喜欢

公无渡河

阴云飒飒浪花愁,半度惊湍半挂舟。

声尽云天君不住,命悬鱼鳖妾同休。

黛娥芳脸垂珠泪,罗袜香裾赴碧流。

馀魄岂能衔木石,独将遗恨付箜篌。

(0)

赠赵六贞固二首·其一

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

此时边朔寒,登陇思君子。

东顾望汉京,南山云雾里。

(0)

卧病家园

世上无名子,人间岁月赊。

纵横策已弃,寂寞道为家。

卧病谁能问,閒居空物华。

犹忆灵台友,栖真隐太霞。

还丹奔日御,却老饵云芽。

宁知白社客,不厌青门瓜。

(0)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帝女出天津,和戎转罽轮。

川经断肠望,地与析支邻。

奏曲风嘶马,衔悲月伴人。

旋知偃兵革,长是汉家亲。

(0)

虎丘山真娘墓

金钗沦剑壑,兹地似花台。

油壁何人值,钱塘度曲哀。

翠馀长染柳,香重欲薰梅。

但道行云去,应随魂梦来。

(0)

比干墓

国乱时危道不行,忠贤谏死胜谋生。

一沈冤骨千年后,垄水虽平恨未平。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