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比干墓》
《比干墓》全文
唐 / 汪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国乱时危道不行,忠贤谏死胜谋生。

一沈冤骨千年后,垄水虽平恨未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ān
táng / wāngzūn

guóluànshíwēidàoxíngzhōngxiánjiànshèngmóushēng

chényuānqiānniánhòulǒngshuǐsuīpínghènwèipíng

注释
国:国家。
乱:动乱。
时:时期。
危:危险。
道:道路。
不:不。
行:行走。
忠:忠诚。
贤:贤良。
谏:进谏。
死:死亡。
胜:胜过。
谋:算计。
生:生存。
一:一个。
沈:沉睡。
冤骨:冤魂。
千:千。
年:年份。
后:之后。
垄:墓地。
水:流水。
虽:虽然。
平:消除。
恨:恨意。
未:未。
翻译
国家动乱时期道路难行,忠诚贤良的人选择直言进谏而非苟且偷生。
即使千年后的墓地里冤魂沉睡,沟壑中的流水虽然平静,心中的愤恨却并未消减。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忠良之士在国家危乱时挺身而出,直言谏诫却遭致命的悲剧场景。"国乱时危道不行"表明国家动荡不安之际,正道已无法顺利传播;"忠贤谏死胜谋生"则强调了忠良之士宁愿以死相谏也不愿苟活的高尚品格。

接着两句"一沈冤骨千年后,垄水虽平恨未平",通过比干墓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忠臣被害后的愤慨之情。即便是千年之后,比干那被不仁君主所害的冤屈依旧无法平息,虽然外在的水流可能已经平静,但内心的怨恨却始终不能得到解脱。

诗人汪遵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古代忠贤之士的崇敬,也抒发了自己对于历史冤案的无奈与哀痛。同时,诗中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忠良之士所遭遇命运的深刻同情和不平。

作者介绍

汪遵
朝代:唐   字:不详

(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
猜你喜欢

沧海云帆图为云伯大令赋·其二

海外奇文字,苍茫一笔书。

仙才苏玉局,赋手木元虚。

龙女遗珠佩,鲛人织翠裾。

鸥波双笑日,荑玉供钞胥。

(0)

接家书有感·其二

红桥回首路茫茫,雁足书来每断肠。

惟愿烽烟渐平息,归篷影里白蘋香。

(0)

夏夜

薰风夜透池荷飐,拂拂幽香来竹院。

起视明星独倚阑,凉云密织鱼鳞片。

冰绡雾縠却袢暑,披襟懒挈黄罗扇。

镫疏月落不见人,隔花时有流萤现。

(0)

广东节署新建学海堂

主人羊城节钺久,案牍终朝不释手。

馀暇偶登越秀峰,择得一峰辟数亩。

略加修筑有堂台,海阔天空眼乍开。

夏木千章梅百树,登临遥望兴悠哉。

紫澜翠岛摇清目,雨过风生凉满竹。

四面窗纱日影微,云树相连满天绿。

非为閒游设此堂,为传学业课文章。

从今佳士多新作,万卷收来翰墨香。

主人素爱研经史,欲美民风莫如此。

更助香膏催读书,岭南他日留遗址。

吾家尼山虽最高,无此海天好山水。

(0)

借居冶山弟公邸补种花树偶成

虚庭自幽敞,依依百笏宽。

我家汤沐宅,借居聊盘桓。

堂前有古槐,绿阴影团圞。

我亦爱花木,橐驼种此间。

新槐出檐际,垂柳拂栏杆。

紫藤杂丁香,还倚竹数竿。

海棠最嫣姹,桃李何攒攒。

虽未成老圃,因之忆杏坛。

春深雨渐多,日日对花看。

待得三五载,群卉皆可观。

出游已十载,复来住长安。

开轩惟把卷,恬然心共閒。

(0)

舟泊莫泾拓东坡三过堂诗

一盏禅镫四壁红,桑城荒影踏冥濛。

为寻马券迟僧寺,谁捏鸿泥塑长公。

石版漫镌三过字,布帆轻趁两番风。

越来溪上年年住,我亦家山在梦中。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