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全文
唐 / 苏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帝女出天津,和戎转罽轮。

川经断肠望,地与析支邻。

奏曲风嘶马,衔悲月伴人。

旋知偃兵革,长是汉家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公主远嫁异国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哀伤和对边疆安稳的祝愿。开头两句“帝女出天津,和戎转罽轮”写出了公主离开中原、跨越边塞与外族和亲的壮观场面,其中“帝女”指的是皇室女子,“天津”可能象征着连接天地的通道,或者是河流的意思,而“和戎转罽轮”则描绘了公主乘坐的车辆穿越边塞之地。

接下来的两句“川经断肠望,地与析支邻”表达了诗人对于公主远离祖国的哀愁。其中,“川经断肠望”形象地描绘出河流如同割舍的心脏般令人心痛,而“地与析支邻”则强调了边疆地区的地理特征和文化差异。

中间两句“奏曲风嘶马,衔悲月伴人”写出了公主在异国的生活状态。她可能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思念,而“风嘶马”则是环境给她的感受,“衔悲月伴人”表达了她即便是在夜晚也无法摆脱的哀愁和孤独。

最后两句“旋知偃兵革,长是汉家亲”传递出公主对于边疆安宁的愿望以及对汉族血脉相连的深情。“旋知偃兵革”表达了她希望战争能够停止,而“长是汉家亲”则强调了不论身在何处,血缘与文化上的联系都是永久的。

整首诗通过对公主远嫁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于边疆安稳和民族团结的深切祝愿,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大义和个人情感的双重关怀。

作者介绍

苏颋
朝代:唐   字:廷硕   籍贯: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   生辰:670年-727年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猜你喜欢

花花华华竞采花,蜜房收课作生涯。

知他有甚经纶处,也向潮时报两衙。

(0)

送人回京

迎得君来复送君,樱桃花发又经春。

谁知万里南征客,却向滇阳作主人。

(0)

寓滇阳寄京中友人

霜重梧桐叶渐飞,浅黄欺绿上荷衣。

鲈肥江上秋将晚,酒熟山中客未归。

乡梦夜长鸡唱早,故人书远雁来稀。

黄花两负东篱约,空对西风赋《式微》。

(0)

过相湖

扁舟飞出相湖东,花片红穿树底风。

才听前村鸠唤雨,斜阳又在莫云中。

(0)

寄兄景祺

东风无便寄云笺,西望关河思惘然。

白发相催年半百,清颜一别路三千。

杏花门巷听春雨,杨柳楼台倚暮烟。

征雁已还巢燕至,归期何事又空传。

(0)

题山水图为刘廷信都宪作

我家本在山中住,读书惯识山中趣。

偶落名涂尘眼昏,见山便欲还山去。

南阳先生官态无,半醉示我云山图。

持向檐前再三看,青山突兀云模糊。

百尺飞泉落松顶,颠厓倒亸晴烟影。

神仙楼阁牵翠霞,薇帐围香昼长静。

人家三两溪南村,桃李成行门对门。

石径斑斑过新雨,花落点破莓苔痕。

鸥鹭飞回映沙岛,夕阳网晒渔舟小。

不是苕川与辋川,仙都山下川原杳。

先生指我山之西,茅屋数间依竹低。

茶灶藤床旧栖隐,异人墨客多留题。

看图才了眼初醒,人间有此真佳景。

由来泉石绝纤尘,当与先生分管领。

先生大笑清风生,岸帻佯狂双鬓星。

题诗卷图谢鸿鹄,浮云散尽长空青。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