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桃花朱户底,青青梅子粉墙头。
蹋歌起自春来日,直至春归唱不休。
灼灼桃花朱户底,青青梅子粉墙头。
蹋歌起自春来日,直至春归唱不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生动景象,以桃花和梅子为意象,展现出盎然生机。"灼灼桃花朱户底",以鲜艳的桃花映衬着朱红色的门庭,色彩对比鲜明,富有视觉冲击力,展现了春天的繁华与热闹。“青青梅子粉墙头”则转而描绘了青涩的梅子挂满在白色的粉墙之上,清新雅致,透露出春天的甜美气息。
"蹋歌起自春来日",诗人通过“蹋歌”这一欢快的活动,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歌声从春日开始,一直延续到春归,体现出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直至春归唱不休”,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魅力和人们内心的欢愉,即使春天离去,那份情感依然热烈如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通过歌唱表达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和诗意。杨维桢作为元末明初的诗人,其作品往往富有个性,这首《春情(其二)》便是其风格的体现。
濩落久无用,隐身甘采薇。
仍闻薄宦者,还事田家衣。
颍水日夜流,故人相见稀。
春山不可望,黄鸟东南飞。
濯足岂长往,一樽聊可依。
了然潭上月,适我胸中机。
在昔同门友,如今出处非。
优游白虎殿,偃息青琐闱。
且有荐君表,当看携手归。
寄书不待面,兰茝空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