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潭广数亩,垂柳荫其旁。
杂以千株桃,镜里窥明妆。
曲曲支危桥,孤亭遥相望。
山半留丛祠,一角藏红墙。
风来摇钟声,坐久闻花香。
白鸥亦忘机,沙渚相翱翔。
方潭广数亩,垂柳荫其旁。
杂以千株桃,镜里窥明妆。
曲曲支危桥,孤亭遥相望。
山半留丛祠,一角藏红墙。
风来摇钟声,坐久闻花香。
白鸥亦忘机,沙渚相翱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山水画面。诗人以方潭为中心,周围环绕着数亩广袤的水面,垂柳依依,犹如绿色的屏风,为潭水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诗意。千株桃树点缀其间,如同镜子中的佳人,映照出明艳的色彩。诗人通过曲折的小桥和远处的孤亭,展现出空间的层次感,山腰上还有一座丛林祠堂,红色的墙壁隐现其中,增添了神秘与历史的气息。
微风吹过,带来了钟声的悠扬,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诗人在此静坐良久,沉浸于花香之中,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最后,诗人笔触转向飞翔的白鸥,它们似乎也忘记了世俗的纷扰,自在地翱翔在沙渚之上,为这幅画卷增添了生动的动态元素。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之间的景致,融合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体现了清代诗人秦际唐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京国过冬半,归装涉远途。
腰横三尺剑,身载两轮车。
风露催行旆,尘埃透敝襦。
计程看斥堠,近郭指浮屠。
睡借烧锅炕,行寻卖酒垆。
更阑才晚食,日午未朝餔。
身垢经旬浴,头蓬隔日梳。
顿摇何局促,端坐只跏趺。
夜发寒侵骨,晨呵冻满须。
石桥霜片滑,野店月轮孤。
涿鹿通清苑,安平属信都。
低田伤水潦,高野半荒芜。
不见移梁粟,惟闻榷汉酤。
闾阎忧宿负,公府虑边储。
倏忽过齐境,逍遥适鲁墟。
任城犹积淖,兖郡觅通衢。
泰岳高如许,灵光近有无。
望中情脉脉,吟就口呜呜。
朋旧音书隔,亲闱定省疏。
片心逐流水,今日至南徐。
《自京走车至彭城》【明·祁顺】京国过冬半,归装涉远途。腰横三尺剑,身载两轮车。风露催行旆,尘埃透敝襦。计程看斥堠,近郭指浮屠。睡借烧锅炕,行寻卖酒垆。更阑才晚食,日午未朝餔。身垢经旬浴,头蓬隔日梳。顿摇何局促,端坐只跏趺。夜发寒侵骨,晨呵冻满须。石桥霜片滑,野店月轮孤。涿鹿通清苑,安平属信都。低田伤水潦,高野半荒芜。不见移梁粟,惟闻榷汉酤。闾阎忧宿负,公府虑边储。倏忽过齐境,逍遥适鲁墟。任城犹积淖,兖郡觅通衢。泰岳高如许,灵光近有无。望中情脉脉,吟就口呜呜。朋旧音书隔,亲闱定省疏。片心逐流水,今日至南徐。
https://shici.929r.com/shici/4N5D9Ikvc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