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八夕风雨歌》
《八月十八夕风雨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去年八月十八夕,前年八月十八朝。

宝带桥边观串月,钱塘江上弄惊潮。

今年此夕何萧索,秋雨泙澎沉月魄。

万里银河水倒飞,千条瀑布天争落。

吹笛空为壮士声,何时一战似雷霆。

沙场后夜逢明月,会有葡萄醉卫青。

(0)
鉴赏

这首《八月十八夕风雨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描绘八月十八日风雨交加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感慨。

开篇“去年八月十八夕,前年八月十八朝”,以时间的对比,引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接着“宝带桥边观串月,钱塘江上弄惊潮”两句,生动描绘了宝带桥边观赏连串的月亮,钱塘江上激起惊人的波涛,营造出一幅壮观而又神秘的画面。

转折处“今年此夕何萧索,秋雨泙澎沉月魄”,将视角转向当前,描述了今年八月十八日的凄凉景象,秋雨连绵不绝,使得月亮的光辉黯淡无光。接下来“万里银河水倒飞,千条瀑布天争落”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形容雨水如银河般倾泻,如同千条瀑布从天而降,进一步渲染了风雨交加的激烈场面。

“吹笛空为壮士声,何时一战似雷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昂与渴望,仿佛在风雨中吹响的笛声,虽有壮志,却难以实现。最后“沙场后夜逢明月,会有葡萄醉卫青”一句,以古代战场上的明月和历史人物卫青的典故,寄托了诗人对未来和平与胜利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八月十八日风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与向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翠微山居诗·其十七

茅檐静对千山月,竹户闲楼一片云。

莫送往来名利客,阶前踏破绿苔纹。

(0)

寄题强常州乌墩新作濯缨亭二首·其二

濯缨须沧浪,弹冠必新沐。

昏昏不可受,皓皓亦易辱。

借令困一尘,未易涴冰玉。

勿从渔父谈,恐自成窘束。

(0)

春日小诗三首·其二

乌鸢衔纸欲成窠,寒食羁愁不奈多。

梦到鹿门亲上冢,花前老泪欲悬河。

(0)

覆船山

山似舟航压众坡,静为平地动为波。

桅樯不藉瞻乌首,争奈风帆百尺何。

(0)

蜀都春晚感怀

蜀都春色渐离披,梦断云空事莫追。

宫阙一城荒作草,王孙犹自醉如泥。

谁家玉笛吹残照,柳市金丝拂旧堤。

可惜锦江无锦濯,海棠花下杜鹃啼。

(0)

重光诗

赫赫重光,明明二圣。帝作储述,礼和乐正。

中衢置樽,高堂悬镜。其酌不穷,其明逾盛。

德音孔昭,民胥攸咏。明明二圣,赫赫重光。

风神洒落,容止汪洋。瞻彼谈扇,载抑载扬。

何斯天辩,如圭如璋。颜闵函席,游夏升堂。

以卿以士,惟公惟王。思媚储后,顾哉乐康。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诜诜缨冕,储王道之。

道之以礼,齐之以仁。礼则穷神,言则穷神。

训于四国,覃于万民。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