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光诗》
《重光诗》全文
南北朝 / 刘孝威   形式: 四言诗

赫赫重光,明明二圣。帝作储述,礼和乐正。

中衢置樽,高堂悬镜。其酌不穷,其明逾盛。

德音孔昭,民胥攸咏。明明二圣,赫赫重光。

风神洒落,容止汪洋。瞻彼谈扇,载抑载扬。

何斯天辩,如圭如璋。颜闵函席,游夏升堂。

以卿以士,惟公惟王。思媚储后,顾哉乐康。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诜诜缨冕,储王道之。

道之以礼,齐之以仁。礼则穷神,言则穷神。

训于四国,覃于万民。

(0)
鉴赏

这首诗《重光诗》由南北朝时期的刘孝威所作,展现了对古代帝王的赞美与颂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帝王的光辉形象及其对国家的深远影响。

首先,“赫赫重光,明明二圣”开篇即以“重光”、“二圣”来赞颂帝王的光辉与圣明,暗示帝王如同日月一般照耀着天下,为人民带来光明与希望。接着,“帝作储述,礼和乐正”表明帝王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在礼仪音乐方面也极为重视,体现了其全面的治理能力。

“中衢置樽,高堂悬镜”描绘了帝王宴请群臣的场景,通过摆放酒樽与悬挂镜子,既展示了帝王的慷慨与公正,也寓意着帝王对自身行为的严格要求。接下来的“其酌不穷,其明逾盛”,进一步强调了帝王的智慧与决策能力,其光芒愈发璀璨。

“德音孔昭,民胥攸咏”则表达了百姓对帝王美德的颂扬,认为帝王的言行举止都值得人们传唱与学习。紧接着的“明明二圣,赫赫重光”再次强调了帝王的圣明与光辉,与开篇相呼应。

“风神洒落,容止汪洋”描绘了帝王的风度与气魄,其言行举止如同清风般洒脱,又如大海般宽广深邃。接下来的“瞻彼谈扇,载抑载扬”则通过描述帝王的谈话风格,既庄重又不失幽默,展现了其智慧与亲和力。

“何斯天辩,如圭如璋”将帝王的辩才比作圭玉,象征其言辞的高尚与纯洁。随后的“颜闵函席,游夏升堂”引用孔子门徒颜回与闵损、子游与子夏的例子,赞扬帝王能吸引众多贤才,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

“以卿以士,惟公惟王”表达了对帝王公正无私的赞美,认为帝王既是国家的领袖,也是道德的典范。“思媚储后,顾哉乐康”则提到帝王对后宫的爱护与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希望国家繁荣昌盛。

最后,“芃芃黍苗,阴雨膏之”以自然景象比喻国家的繁荣,暗示帝王的英明领导如同雨水滋润土地,使国家生机勃勃。“诜诜缨冕,储王道之”则强调了帝王在道德与治理上的引领作用,如同众多官员佩戴的冠冕,共同维护国家的正道。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帝王的光辉形象及其对国家的深远影响,展现了对帝王的崇高敬仰与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刘孝威

刘孝威
朝代:南北朝   字:孝威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生辰:?~548

刘孝威(?~548)南朝梁诗人、骈文家。名不详,字孝威。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出生官宦之家,齐大司马从事中郎刘绘之子、刘孝绰第六弟。生年不详,卒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孝威以诗胜,三兄孝仪以文胜,故孝绰有“三笔六诗”之誉,气调爽逸,风仪俊举。初为安北晋安王法曹,转主簿。隋书·经籍志》著录《刘孝威集》十卷,今佚。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有《刘孝仪孝威集》。今存诗约六十首。 
猜你喜欢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其五

三载曾趋青琐班,春风时忆舞衣斑。

雁飞江浦寒烟断,彷佛舟移见旧山。

(0)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其四

清秋欲尽送将归,路绕铜门失翠微。

杨柳不堪摇落后,伴人残菊尚依依。

(0)

王子裕百花图·其一

路迷谁识武陵源,往事空悲金谷园。

爱尔丹青偏入格,须知桃李本无言。

(0)

南巡歌八首次韵·其四

锦字亲裁龙凤斿,羽林对对拱宸旒。

楚人浪拟相如赋,天子元非云梦游。

(0)

南巡歌八首次韵·其三

楚江西自岷山来,春日荆门烟树开。

千载襄阳多古迹,君王欲一望强台。

(0)

又治徵卷

海北湖南万里程,去思时复颂番君。

弦歌岂为营三径,却望虞山多白云。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