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柳缝花雅道衰,将题锦卷复敲推。
夜寒吟苦冰澌合,境寂心融造化来。
斸石昆崙携玉下,乘槎河海到天回。
今时古调何人爱,东野长江在夜台。
织柳缝花雅道衰,将题锦卷复敲推。
夜寒吟苦冰澌合,境寂心融造化来。
斸石昆崙携玉下,乘槎河海到天回。
今时古调何人爱,东野长江在夜台。
这首宋诗《奉归柳塘潘希白诗藁》由赵汝回所作,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雅之道的感慨以及对创作的执着。首句“织柳缝花雅道衰”描绘了古代文人雅趣渐行渐远的景象,暗示了时代的变迁。接着,“将题锦卷复敲推”表达了诗人深夜苦思,反复推敲诗句的专注与精益求精的态度。
“夜寒吟苦冰澌合”写出了诗人面对寒冷冬夜,吟咏诗歌的艰辛,而“境寂心融造化来”则传达出在静谧环境中,诗人的心灵与自然融合,灵感涌现的意境。诗人笔下的“斸石昆崙携玉下”和“乘槎河海到天回”,运用夸张的手法,展现出诗人想象中的壮丽画面,寓意着创作的豪情与追求。
最后两句“今时古调何人爱,东野长江在夜台”揭示了诗人对于当今时代对古风诗歌欣赏的忧虑,暗示了传统文学可能被忽视的命运,同时也表达了对潘希白这样坚守古道的诗人的怀念,以长江夜色为背景,寄托了深深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既体现了赵汝回的个人创作体验,也寓含了对传统文化命运的思考。
我昔自蜀归,百年已过半。
观棋未终局,回视斧柯烂。
饱知山林乐,富贵何足换。
退休失健决,正坐闇且懦。
齿发日衰残,岁月难把玩。
萧朱尚或隙,籍湜固宜畔。
出门无一欣,抚事有三叹。
新年遂七十,推敬媿里閈。
眷眷惜兹夕,凛凛畏明旦。
豁然忽大笑,愁若春冰泮。
穷达真两忘,生死付一贯。
清尊既潋灩,硕果亦璀璨。
拥门纷鼓笛,上寿列童冠。
老翁亦忘疲,起舞影零乱。
不独夸痴顽,自足洗患难。
投床判宿酲,美睡到日旰。
三朝巍巍韩侍中,烂然彝鼎书元功。
西戎北狄问安否,九州万里涵春风。
子孙继踵皆将相,我犹及拜西枢公。
顾怜通家略贵贱,劳问教诲均儿童。
西枢有孙又奇伟,凛然太华摩苍穹。
小试玉节江西东,文书如海到手空;政成蒲鞭亦不用,地上钱流仓粟红。
君持此手上廊庙,折冲御侮知从容,桑乾不劳尺箠下,榆关正可丸泥封。
却归故里访遗老,应记山阴九十翁。
鬓毛萧飒寸心灰,生怕新年节物催。
幸是身闲朝睡美,忽闻鼓吹打春回。
绿窗百舌唤春眠,问柳寻花意已便。
京洛化衣无梦去,邯郸观伎有诗传。
铜壶阁下闲欹帽,石镜坊前戏坠鞭。
酒隐人间君勿诮,定胜山泽作臞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