髫龀分携几见春,它时有恃独常颦。
何期万里漂零后,忽报三巴信息真。
素发轻安膺晚福,远怀悲喜望征人。
王孙盛事今双美,及早归来奉紫宸。
髫龀分携几见春,它时有恃独常颦。
何期万里漂零后,忽报三巴信息真。
素发轻安膺晚福,远怀悲喜望征人。
王孙盛事今双美,及早归来奉紫宸。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张元干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描述和个人经历的回顾,表达了一种离别重逢后的喜悦与不安,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命运的期待与不确定性。
首句“髫龀分携几见春”用“髫龀”比喻稚嫩的年华,与“分携”结合,意味着在青春时期就经历了离别,“几见春”则是时间流转的写照。紧接着“它时有恃独常颦”表现了一种孤独感和忧虑情绪,这里的“它时”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时候,“独常颦”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实。
中间两句“何期万里漂零后,忽报三巴信息真”表达了对远方消息的期待与惊喜。这里的“何期”表示渴望,“万里漂零”形容长时间的离别和漂泊,而“忽报三巴信息真”则是突然收到来自遥远之地(以“三巴”为代称)的确切消息。
后两句“素发轻安膺晚福,远怀悲喜望征人”描绘了一种平静而又复杂的情感状态。“素发”指的是未经打扮的自然头发,“轻安膺晚福”则是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待与祈愿。然而“远怀悲喜”却透露出一种深藏的忧伤和喜悦交织的情绪,尤其是在等待着他人的消息时的心境。
末尾两句“王孙盛事今双美,及早归来奉紫宸”则是一种对友人美好现状的赞美以及对其早日归来的殷切期望。“王孙盛事”在这里用以形容朋友目前的良好状况,“双美”意味着内外兼修,而“及早归来奉紫宸”则是希望这位友人能够尽快回到朝廷,为国效力。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离别与重逢、个人经历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等元素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深厚的人际关系。
上马挑书束破裘,宦情薄处不宜秋。
二年拄笏山虽好,十舍浣花江合流。
此处移文寻旧社,尚因奇字忆方舟。
西川傥有东来雁,莫道曾无截镫留。
庭植何夭矫,苍皮馀雨溜。
本非寻常材,岁月方成就。
伟此萧散姿,眄睐揖孤秀。
慕陶筑斯亭,千载可同臭。
引杖步嘉荫,携书席永昼。
舒啸一徜徉,清风满怀袖。
更想五老峰,杰卓立癯瘦。
何因借羽翮,接踵宾裾后。
英声初发。记舍选齐驱,祖鞭先著。
风月平分,尊罍谈旧,各已苍颜白发。
屈指待拚一醉,祝生申嵩岳。
怎知道,为清湘□润,暂移贤杰。休说。
予心渴,里巷争先,拟持杯阶闼。
毕竟人间,赏心乐事,种种尽归缘法。
拈取瑞香一瓣,爇向湘山名刹。
无量寿,和一身见在,两尊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