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常观察被旨入蜀迎母夫人所得赠行诗文成巨轴矣临别亦辱见索匆遽中愧乏好语掇拾诸公馀意勉成四韵》
《端常观察被旨入蜀迎母夫人所得赠行诗文成巨轴矣临别亦辱见索匆遽中愧乏好语掇拾诸公馀意勉成四韵》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髫龀分携几见春,它时有恃独常颦。

何期万里漂零后,忽报三巴信息真。

素发轻安膺晚福,远怀悲喜望征人。

王孙盛事今双美,及早归来奉紫宸。

(0)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张元干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描述和个人经历的回顾,表达了一种离别重逢后的喜悦与不安,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命运的期待与不确定性。

首句“髫龀分携几见春”用“髫龀”比喻稚嫩的年华,与“分携”结合,意味着在青春时期就经历了离别,“几见春”则是时间流转的写照。紧接着“它时有恃独常颦”表现了一种孤独感和忧虑情绪,这里的“它时”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时候,“独常颦”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实。

中间两句“何期万里漂零后,忽报三巴信息真”表达了对远方消息的期待与惊喜。这里的“何期”表示渴望,“万里漂零”形容长时间的离别和漂泊,而“忽报三巴信息真”则是突然收到来自遥远之地(以“三巴”为代称)的确切消息。

后两句“素发轻安膺晚福,远怀悲喜望征人”描绘了一种平静而又复杂的情感状态。“素发”指的是未经打扮的自然头发,“轻安膺晚福”则是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待与祈愿。然而“远怀悲喜”却透露出一种深藏的忧伤和喜悦交织的情绪,尤其是在等待着他人的消息时的心境。

末尾两句“王孙盛事今双美,及早归来奉紫宸”则是一种对友人美好现状的赞美以及对其早日归来的殷切期望。“王孙盛事”在这里用以形容朋友目前的良好状况,“双美”意味着内外兼修,而“及早归来奉紫宸”则是希望这位友人能够尽快回到朝廷,为国效力。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离别与重逢、个人经历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等元素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深厚的人际关系。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送处道

上马挑书束破裘,宦情薄处不宜秋。

二年拄笏山虽好,十舍浣花江合流。

此处移文寻旧社,尚因奇字忆方舟。

西川傥有东来雁,莫道曾无截镫留。

(0)

题九江徐使君眄柯亭

庭植何夭矫,苍皮馀雨溜。

本非寻常材,岁月方成就。

伟此萧散姿,眄睐揖孤秀。

慕陶筑斯亭,千载可同臭。

引杖步嘉荫,携书席永昼。

舒啸一徜徉,清风满怀袖。

更想五老峰,杰卓立癯瘦。

何因借羽翮,接踵宾裾后。

(0)

朝中措·其一夜坐有感

晦庵四至似天宽。生计有心田。

闲弄炉薰茗碗,困寻纸帐蒲团。

商山橘隐,须弥芥纳,容与湖天。

谁笑先生贫窭,东篱无数金钱。

(0)

西园辨兰亭和韵

绿叶纤长间紫茎,蜀人未始以兰名。

有时只怪香盈室,此日方传誉满城。

恩意和风扬馥郁,光荣灏露滴清英。

庭阶若不逢精鉴,何异深林静处生。

(0)

书事七首·其七

玛瑙遗基尚未斜,两京风物使人嗟。

先皇月出曾游历,空见春风发落花。

(0)

喜迁莺

英声初发。记舍选齐驱,祖鞭先著。

风月平分,尊罍谈旧,各已苍颜白发。

屈指待拚一醉,祝生申嵩岳。

怎知道,为清湘□润,暂移贤杰。休说。

予心渴,里巷争先,拟持杯阶闼。

毕竟人间,赏心乐事,种种尽归缘法。

拈取瑞香一瓣,爇向湘山名刹。

无量寿,和一身见在,两尊菩萨。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